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解沙埋对农作物存活、产量的影响及其光合生理响应特征,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玉米(Zea mays)和绿豆(Vigna radiata)在不同沙埋深度下第5、10、15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并于作物生长末期对其存活率及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较绿豆具有较强的耐沙埋能力,埋深等于株高时绿豆全部死亡,玉米仍有12.5%的存活率;(2)埋深超过株高的25%后,玉米和绿豆的产量均显著下降,但玉米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绿豆;(3)随着沙埋胁迫的加剧,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沙埋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坏很大。但相比于绿豆,玉米对于沙埋胁迫有着更好的光合适应机理,随着胁迫的时间增加,其净光合速率有所恢复。且可以通过降低蒸腾速率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沙埋胁迫。  相似文献   
152.
近年我国在深层、超深层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深层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形成条件开展系统研究梳理。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钻井资料对深层源岩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深部存在多套烃源岩并且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异常高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深部源岩的生烃过程复杂,但整体生烃潜力大,能够提供充足的油气;(2)在深埋条件下,深部致密的储层受到多期构造活动叠加造缝、风化淋滤、烃类生成造成的有机酸溶蚀及早期充注、异常高压4个方面改善作用的影响,依然存在优质储集层;(3)油气的成藏受控于深部源岩的成烃及成储过程,表现为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油气的富集类型受控于源岩母质的供烃类型,不同深层领域的油气成藏有其差异性;(4)盆地富烃凹陷内及斜坡区的深大构造与地层岩性目标,以及盆地深部含致密油、致密气资源的二叠系与盆地腹部含致密砂岩气的侏罗系煤系均具有利的成藏条件,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153.
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侧重于利用地层厚度反映古地貌形态,而忽略沉积前由于盆地差异沉降导致地层厚度反映古地貌的不准确性。笔者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为例,提出一种沉积趋势校正的新方法。百口泉组沉积前为一种陆缘剥蚀区—过渡区—沉积区背景下的冲积扇—扇三角洲陆—湖相逐渐过渡的沉积体系,以地层厚度反映的古地貌形态能较好地刻画湖盆水下部分,较难合理地刻画陆上的古地貌特征。结合研究区资料情况,优选残余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开展古地貌恢复工作。首先获取三叠系百口泉组地层真厚度,经过压实、古水深校正之后,对陆上部分的古地貌进行沉积趋势校正。校正后的古地貌较前人研究结果更加合理,对准噶尔陆相坳陷盆地的复杂源-汇沉积体系分析的指导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4.
案情简介光明石场于2011年7月20日通过挂牌出让,公开竞得位于临水县大塘村A地上的煤矿采矿权,并于2011年9月1日取得《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11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A地位于大塘村第一、二、三、四村民小组实际使用的土地上(大塘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11年9月3日,光明石场与大塘村第一、二、三、四村民小组及部分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A地作为采矿用地,租期为2011年9月3日~2013年9月2日。2011年10月15日,大塘村村委向临水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光明石场未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相似文献   
155.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在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聚焦于气候变化对领域和区域的不利影响。在综合分析与气候变化相关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框架。风险不仅来自气候变化本身,同时也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治理过程。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生风险,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关键风险,评估了不同温升下气候变化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减缓的局限性,剩余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较工业革命以前)将加剧人类和社会生态系统广泛的、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6.
邓朝福  刘建锋  陈亮  李莹  向高 《岩土力学》2016,37(8):2313-2320
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声发射(AE)三维定位实时监测系统,对4种不同粒径北山花岗岩进行断裂韧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粒度北山花岗岩的断裂力学行为及声发射特征。在三点弯曲试验条件下,北山花岗岩峰值过后断面还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粒径越大,其峰值载荷越低,且屈服载荷所占峰值荷载百分比越小,断裂韧度值越小;粒径越大其破坏过程中的总变形量越大,且加载末期承载能力越高。细粒及中细粒岩样声发射事件最早出现于拉应力较大的尖端下部,而强度相对较小的粗粒及中粗粒岩样声发射事件最早出现于受点荷载的上端部。声发射事件集中出现于裂纹稳定扩张阶段,这一阶段为岩石断裂的最主要阶段。粒径越大,声发射事件越多,且整个断面分布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7.
天山作为全球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板内造山带,一直是中外地震学家密切关注的区域之一。本文从天山地区应力场及构造运动特征入手,对天山不同构造分区地震的破裂和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天山全区而言,地震破裂类型主要为逆断-走滑型,地震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同时试图通过强震发震构造力学性质和地震学参数等方面的对比,揭示构造带内部差异性运动对强震孕育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基础性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58.
随着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地震科研项目种类、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建立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地震科研档案的分类办法和归档内容,分析了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9.
1975年2月4日海城M7.3级强烈地震成功的预报,创造了20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上的奇迹。文内回顾了成功预报的过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决策;对群测群防工作的落实;辽宁地震科技人员对地震发生的典型性地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分析。证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防的。从而增强了对地震预报的信心,激励地震工作者在地震学科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0.
河南省三川幅(I49E013014)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的数据源采用实测和数字填图方法获得,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实施构造–岩性填图,注重特殊地质体及非正式填图单位的表达,共采集薄片66件,全岩岩石化学样品180件,同位素测年样品19件,化学分析样品21件。图幅主要成果有:在陶湾群层型剖面上发现多门类、时限短的微体化石,确定陶湾群为奥陶纪;在陶湾群发现碱性火山岩夹层,指示奥陶纪在华北板块南缘发育伸展性盆地;确定宽坪岩群四岔口岩组、谢湾岩组内的绿片岩为板内火山岩,指示宽坪岩群主体形成于伸展性盆地;在图幅区南部填绘出志留纪碱长花岗斑岩岩墙群,限定了秦岭洋关闭的时代不晚于志留纪;将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5个侵入期次;厘定了栾川断裂带存在早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3期活动;在区内新发现震旦纪冰积物。该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分为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和对象类,数据量约为63.5 MB,充分反映了本图幅区的地质矿产成果资料,对该区矿产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秦岭造山带研究与地质科普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