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地裂缝的监测是防治地裂缝危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采用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对已有地裂缝和潜在地裂缝进行了分布式监测,详细介绍了BOTDR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原理和地裂缝分布式监测方法,并以无锡杨墅里地裂缝作为监测点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可十分有效地对地裂缝的变形进行监测; 采用定点布设的方法,可提高感测光纤的监测精度和量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mm; 2m长的定点间距,量程可达30mm; 通过网格化铺设感测光缆,可对一定区域内的多条地裂缝进行监测; 在同一方向上,不同点距的结合,可提高地裂缝监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12.
通过对桂西南龙邦锰矿和龙昌锰矿进行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成果的研究,分析了锰矿有关元素在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中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桂西南龙邦、龙昌海相热水沉积锰矿勘查地球化学标志,提出其指示元素组合为:Mn、Ag、As、Sb、Hg、Co、Ni、Ti、V、Ba、Ce、Zn、Mo。  相似文献   
513.
在分析传统地形数字化测图流程弊端的基础上,探讨地形数字化测绘中图根控制和数据采集一体化的作业流程,使控制与数据采集同步进行,减少重复设站,保证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数据在精度上的一致,减少设站过程中人为对中误差,从而达到提高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14.
中新经济走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经济走廊纵贯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处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勘查开发水平滞后,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优选地区之一。该区一大批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中新经济走廊的大型或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并对研究区主要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中新经济走廊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进而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15.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首批“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之一,而且是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为了正确认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以及3个5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转化方向和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 总体特征上,2000-2015年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多。② 变化方向上,2000-2015年以耕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特征,2000-2005年以耕地向水域和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05-2010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10-2015年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③ 区域时空差异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中部;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城市圈周边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水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林地主要在潜江市、云梦县;草地主要为英山县。④ 政策驱动因素分析上,中部崛起、两型社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16.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西金-锑-钨矿产于晚元古代紫红色板岩--马驿组。该组以富含Fe2O3,局部富含CaO为特技,可能作为地球化学障控制着本区矿床及矿化的分布。湘西金矿中主要控矿要素为:构造、地层及主要成矿元素络合物的地球化学性质。金以Au(HS)2^-形式搬运,共沉淀主要由紫红色板岩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黄铁矿化引起。钨以WO4和HWO4形式存在,温度的降低及局部富围岩的存在控制着其沉淀。锑不仅以Sb(OH)3^0,而  相似文献   
517.
明特林法计算桩沉降量中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上海地区高层,超高层的日趋增多及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出现,按明特林法计算桩基沉降的结果较实本基础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就明特林法计算桩基沉降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使计算结果与实际试桩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18.
张全庄金矿是河北省一危机矿山.矿山多为采空区,矿脉中硫化物分布不均匀.矿脉的不同围岩为统一的元素地球化学整体.通过采取与矿脉等距近矿蚀变岩,研究这些蚀变岩中元素的带入带出特征,分析成矿规律,建立了张全庄金矿矿脉原生晕元素组合分带模式,即As、Sb、Ag等元素为头晕元素,Cu、Ag、Au、Pb、Zn等元素为矿中元素,Mo为尾晕元素.运用此模式对张全庄金矿进行深部成矿预测,成功地发现了新矿体.  相似文献   
519.
通过地下水动态变化资料,采用数值方法反求出水文地质参数,并建立断裂构造、地下水迳流和岩溶塌陷之间的关系。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过程是表现不同地段地下迳流补给和不同输水能力的特性,同时也综合地反映了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地下水二维非均质各向异性非稳定运动规律,用有限单元法确定了旱季及雨季的参数,并对这些参数用多年资料作了校验。 通过模拟计算,发现了一条北西西向断裂的存在,它控制着区内地下迳流和岩溶塌陷的形成,塌陷主要沿着张扭性断裂的方向延伸,尤在断裂交汇部位为甚。塌陷于1982年发现,预测发生在离水源地大约1100米及1500米处的塌陷,已于1983年全部得以证实。 该例表明,预报塌陷规律是可能的,它对断裂构造分析,防止塌陷,保护环境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0.
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东亚季风指数的观测序列;同时还揭示了不同时期的东亚季风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自1873年以来,东亚季风逐渐减少,同时年代际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1891-1900年间和1971-1980年间,夏季季风指数的十年平均达到极大,另外还出现两个极小值,它们分别出现在1921-1930年和1991-2000年.为了对东亚季风变化进行模拟,我们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动力系统的自忆性原理,然后叙述了一个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数据的机制自记忆模型(DAMSM).DAMSM被应用于东亚季风指数研究并且证明了它对东亚季风的拟合及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