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2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717篇
测绘学   471篇
大气科学   609篇
地球物理   384篇
地质学   1698篇
海洋学   488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释光测年是可对冰川地貌进行直接定年的一种测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冰川沉积测年中,推动了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深入发展。但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还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程度,实际应用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冰川沉积物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的问题,即样品在埋藏前因曝光机会有限导致信号没有归零或仅部分归零。冰川沉积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冰川沉积释光采样需注意几个方面:(1)详细的地貌学和沉积学调查及对采样点的选择;(2)较适合释光测年的冰水沉积和冰缘风成沉积采集及其与冰川作用期次的联系;(3)冰碛夹层中的冰水砂透镜体的选取;(4)冰碛垄采样时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考量;(5)岩石释光测年的发展使砾石成为当前第四纪冰川释光测年采样的一种选择。室内进行释光等效剂量测试时,也有几个关键的选择:(1)粗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是末次冰期以来冰川作用的首选方法;(2)如果样品年代老于石英测年上限,或者石英不适合测试,则可考虑钾长石后红外高温释光测年方法;(3)单颗粒、小测片和岩石释光埋藏测年技术可以鉴别样品的晒退情况,是目前最适合冰川沉积释光测年的几种选择;(4)如有条件,尝试用不同矿物、不同粒径、不同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和交叉检验。要获得第四纪冰川释光测年的最佳年代学结果,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建立起重庆地区主要晚秋作物的气候生态指标体系,并基于变换界限法、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分析方法等开发了晚秋作物精细化种植计划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短期气候预测资料,根据晚秋作物不同品种熟性对积温、播种适宜温度、灌浆终止温度的不同需求,提供格点化的适宜播种期、种植计划服务产品,在重庆、四川东部的泸州、广安等地开展推广示范表明,该系统有力提升了晚秋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的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及业务产品质量,可为国内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向定量化和精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云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湿度廓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的L波段探空数据和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采用MonoRTM辐射传输模型作为正演亮温模型,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作为反演工具,在由亮温反演大气湿度廓线的过程中,添加与样本匹配的云底高度和云厚度信息,建立新的反演模型,使新反演模型得到的反演湿度廓线和未添加云信息的反演湿度廓线分别与探空数据进行对比,获取两种反演方法各高度层的均方根误差,分析云信息对反演大气湿度廓线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云信息时,测试样本的反演湿度廓线与探空廓线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85,而添加云信息后,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805。相比未添加云信息的反演廓线,添加云信息之后多数高度层的均方根误差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而在有云以上高度层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灵敏度是射电望远镜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望远镜监测弱信号的能力。基于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Ultrawide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MUSER)的调试观测,给出了日像仪灵敏度的测量方法,对天线系统以及整个阵列的灵敏度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日像仪系统整体的灵敏度性能参数。测量同时给出了天线系统的效率以及接收机系统的增益,这将为下一步日像仪展开常规的科学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首先推导了最小二乘配置的数学公式,并对具有已测重力异常和平面坐标的区域进行了格网化处理;然后,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算法计算了各格网点的重力异常数值;接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并对格网内部的重力异常进行了内插,绘制了重力异常的等值线平面图和3D图.最后,比较了加入新已知重力点和去除该点时两幅等值线图的异同,并对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在一些行业性地理信息处理中,基于各种坐标系的数据混用现象普遍存在,而椭球变换误差常被忽略,造成椭球变换对数据产生的影响缺乏科学评价的问题,文章以观测误差传播定律为基本研究工具,推导出椭球变换误差在大地坐标转换误差、地图投影误差、平面距离计算误差中的传播模型,最后以椭球变换误差对空间插值影响为例,对以上模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推导出的椭球变换误差模型能够成为行业空间信息处理中的椭球变换误差影响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罕见特大致洪暴雨形成机理个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形势场配置、水汽供应、动力机制等方面对广东罕见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强度偏弱,副高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的冷空气共同作用是此次特大致洪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强盛低空急流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激发强烈上升运动;特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量级(10-6hPa.s-2)比常规(10-8hPa.s-2)大2个量级,其正值区长轴与700 hPa的切变辐合线走向和移动方向一致;广东暴雨范围和量级增大期间,其上空垂直螺旋度具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8.
介绍频谱日像仪天线阵排列及实验馈源设计的研究工作。基于CSRH设计指标,模拟了天线阵T型排列、Y型排列、不规则型和螺旋型排列,给出了每种排列的UV覆盖图像,并在成图质量上对各种排列方式做了分析。最后综合考虑提出建议采用自相似螺旋型排列。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一种基于面积比的多边形自动划分算法,在给定初始划分方案线的基础上研究利用二分法实现3种不同条件下多边形的自动划分,并在.NET平台下采用C#语言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进行具体实现,给出最大允许误差的取值范围。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简化多边形自动划分的难度,提高多边形划分的自动化程度和速度,同时能保证划分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可以描述遥感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估计各高斯分布的参数,计算后验概率,实现信息提取.为了提高利用GMM进行遥感信息提取的准确度,首先在GMM中使用马尔科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计算各像元邻域内各类地物的先验概率,代替各类地物的混合概率,使其反映出各类地物的空间相关性;然后在参数估计过程中利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思想获得全局最优的参数估计值;最后利用该参数估计值求出每个像元对于各类地物的后验概率,获得各类地物的空间分布.通过对遥感实验场的图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发现所述新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证明了上述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