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海上地震拖缆施工中产生的采集脚印,对地下精细地质构造解释和储层特征及物性的描述和刻画均影响甚大.剩余静校正可以有效衰减采集脚印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地震剖面成像质量,进而真实地反映地下深部地质构造特征,为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及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文章阐述了剩余静校正及其衰减采集脚印的原理,并以南海A工区地震资料处理为例,论证了应用剩余静校正方法在海上地震数据处理中衰减采集脚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电缆的羽状漂移导致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出现偏移距、方位角及覆盖次数的不规则现象,常规面元均化技术难以实现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性。在分析海上地震数据不规则性特点的基础上,将反漏频傅里叶变换(ALFT)数据规则化技术应用于LD地区WZ油田的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化处理,基于规则化海上地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地震数据规则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An ensemble of satellite measurements, statistic data from government and meteorological diagnosis in regional background site (Haikou, China) has reveal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NO2 and associated synoptic transport patterns over southern China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OMI) satellite products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observation NO2 in Haikou.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Observation NO2 and tropospheric column NO2 and ratio of TroNO2/ TotNO2(tropospheric column NO2/ total column NO2) had all passed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99.9% test. (2) TroNO2 over southern China has an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which is closely coupled with regional meteorology in each season. (3) NO2 concentration in Haikou revealed three pollution periods during December 2013 and January 2014. The variation of NO2 concentration in Haikou is related to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closely. (4) Compared to the monthly mean meteorological fields of the pollution peri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2 pollution event in Haikou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xogenous transportation from PRD region. An ensemble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dynamic factors, wind vectors and backward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pollution periods further verified this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4.
电缆的羽状漂移导致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出现偏移距、方位角及覆盖次数的不规则现象,常规面元均化技术难以实现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性。在分析海上地震数据不规则性特点的基础上,将反漏频傅里叶变换(ALFT)数据规则化技术应用于LD地区WZ油田的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化处理,基于规则化海上地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地震数据规则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机制。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SDG 14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诸多区域多边合作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例,通过梳理APEC海洋议题的主流化进程和实践特征,分析并展示APEC在落实SDG 14中的补充性作用和有益进展,进一步探讨其在实施SDG 14进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区域层面更好地实现SDG 14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亚太区域海洋国际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我国蓝色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和地位,文章在概述我国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及蓝色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发展蓝色经济对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意义,并提出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应促进其不断创新发展;蓝色经济是以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寻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平衡的发展方式;发展蓝色经济对于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体现我国对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和贡献、为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有助于我国合作性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及加强我国对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在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参与国际议题、总结发展经验以及建立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琼东南盆地坡折带紧邻富烃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陆架到陆坡之间水深从200 m迅速加深至2000m.坡折带这种特殊海底地貌形成了复杂的地震波场,资料多次波发育且信噪比低.本文从正演模拟和原始野外记录资料分析了坡折带地震资料特征及处理的难点,提出了多次波衰减及深度域速度建模技术对策,实现了良好偏移成像.  相似文献   
18.
海洋资料多次波组合衰减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次波的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步骤。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多次波一般都异常发育且较难压制,压制多次波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处理结果的质量。目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单一的方法压制多次波往往不能针对所有多次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使用组合衰减多次波技术,综合了SRME、拉东变换、LIFT去噪对海洋实际地震数据的多次波进行压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薇  徐春晖  孙其诚 《岩土力学》2009,30(Z1):116-120
颗粒物质是大量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颗粒间孔隙水具有复杂连通结构和复杂的流动规律,直接影响颗粒体系的变形和强度,目前颗粒间隙液体的挤压流动和剪切运动分析是流体力学的难点。基于Reynolds润滑理论,导出了存在填隙双黏度流体时,两刚性圆球间流体的挤压流动速度场和压力方程。根据应力的变化情况,将流体分为屈服区和未屈服区,讨论了两区厚度与流体及颗粒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流体压力分布随计算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法向挤压黏性力的积分表达式,并给出了黏性力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跨孔层析成像LSQR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环境、水文等领域的探地雷达跨孔层析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广,得到的图像结果直观,便于工作者分析地下地层结构等特点.层析成像的关键在于解系数矩阵为大型稀疏矩阵的方程组,笔者采用LSQR算法.此方法具有速度快,对不适定问题数值稳定以及从迭代过程很容易求得数值分析的数值的优点,用其解大型稀疏矩阵方程组得到的的结果清晰可靠,在各种层析成像中LSQR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