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 (NAO) and Aksu River Runoff (ARR)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WT), cross wavelet transform (CWT), correlation and linear trend analyses, and abrupt change test.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interannual/decadal variation and period analyses of ARR and NAO reveal that the both were close correlated each other; the CWT indicates that the correlation was good between ARR and NAO at all periods in the 1990s, because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re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1990s; the variations in the trend strength of ARR and NAO were consistent; the abrupt change of NAO was also tempor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ARR, which exerted impact on the Aksu River Basin (ARB) climate and then the ARR throug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variation. Foundation: Special Fund for Social Public Good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2004DIB3J118; No.2005DIB6J113; GYHY (QX) 2007-6-8; Desert Meteorological Fund, No.2007011 Author: Li Hongjun (1971–),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Candidate, specialized in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82.
基于汉语语料出发,从语用综观的视角探讨言语交际中附加信息存在的语用理据及其在言语交际中实现的语用功能。通过语料分析发现,附加信息是说话人为了顺应言语交际或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意在实现推进言谈、增强话语说服力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3.
扬子陆块出露了较多前南华纪地层和岩浆岩,碎屑沉积岩中保存的碎屑锆石对限定地层沉积时代、示踪沉积物源和反演早期大陆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中元古代打鼓石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李家咀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 250±64 Ma,主要峰值为2 078 Ma、2 437 Ma、2 659 Ma和3 084 Ma附近;罗汉岭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 077±51 Ma,主要峰值为1 126 Ma、2 044 Ma、2 458 Ma和2 635 Ma附近.根据结果认为:李家咀组的沉积时代在1 250±64 Ma与1 126 Ma之间,罗汉岭组沉积时代晚于1 077±51 Ma,可以确定打鼓石群的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另外,通过对打鼓石群、神农架群、会理群和东川群的碎屑锆石统计频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扬子陆块不同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地层,具有明显不同的锆石年谱特征,反映了各地层单元的物源差异很大,在中元古时期应分属不同的地块,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才逐渐拼合成统一的扬子陆块基底.   相似文献   
184.
黄鳍鲷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PP细胞在幽门盲囊较为丰富,食道和小肠较少。Som细胞在贲门胃分布密度最高,在食道和幽门胃也有较多分布。5-HT细胞主要分布在食道和胃部,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数量较少。NPY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未发现。黄鳍鲷消化道PP、Som和5-HT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参与不同的消化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5.
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小波、交叉小波多尺度分析、相关和突变检验以及线性趋势等方法研究了阿克苏河天然径流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结论如下:(1)对NAO与阿克苏河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相关等分析表明两者关系密切;(2)交叉小波谱表明:阿克苏河径流与NAO在年、冬季和夏季各周期尺度上的20世纪90年代相关性高,相关显著区多集中在90年代;(3)阿克苏河径流与NAO年代趋势强弱变化具有一致性;(4)NAO突变影响阿克苏河径流突变;(5)NAO通过大气环流变化来影响阿克苏河流域温度和降水,进而影响其径流。  相似文献   
186.
大气水文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水分的生成、活动关联降水预报、旱涝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气象学的各个分支中没有统一的理论框架.从"地球的水科学"角度看,它也缺少"大气水"分支.建议建立"大气水分学"这个科学分支以填补这个空白.大气水文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水分的存在、运动、变化、作用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7.
塔中油田作业区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塔中油田防护林带、自然沙面、流动沙丘的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进行同步对比观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油田防护林带的影响,防护林带外围的气温、相对湿度比被其包围的作业区的变化幅度小,风速比作业区大。作业区的小气候效应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8.
对开都河流域及其附近的8个气象站和3个水文站的1961—2000年的年降水资料进行自然正交分解(EOF),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IDS)作为差值公式,建立了主要特征向量与地理因子的插值模型,并以数字高程模型(DEM)的1km×1km网格数据为基础,推算出开都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以及逐年面雨量序列。计算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面雨量年平均为80.6×108m3,径流量与面雨量之比(R/P)平均为0.38,最大为0.53,最小为0.32。面雨量与径流量的年际相对变化幅度是一样的,变差系数Cv值为0.17。  相似文献   
189.
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了解塔里木河水量变化事实的基础上,使用塔里木河干流沿线11个气象站37年(1961~1997)的气候观测资料,揭示了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着重分析了沙尘暴、浮尘和大风等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近30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上中游气候条件总的来说是向好的方向变化,其自然降水的增加十分有利于塔里木流域内各河流水量的稳定增加和地表面植被的生物,但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气候变化与上中游并不完全一  相似文献   
190.
近40a新疆输沙势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红军  何清  杨青 《中国沙漠》2004,24(6):706-710
利用新疆100个气象站近40a来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南北疆合成输沙势的时空分布。分析表明: ①新疆风能高能地区较多, 其东部、北疆西部、西北部合成输沙势(RDP)较高, 南疆西部、西南部RDP较低, 北疆比南疆高。②北疆四季、年RDP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波动减小, 南疆四季、年RDP在60、70年代达到最大, 之后到1998年振荡减小, 1998年后却陡然增大。南北疆RDP在春季最大, 夏季次之, 冬季最小, 在60年代较大, 70年代最大, 90年代最小。③南疆东部、西南、西北部RDP/DP(方向变率指数)较大, 中部、西部较小; 从东部到西部方向逐渐由偏西、西南向偏东、东南转变。北疆东部RDP/DP较大, 中部、天山中部和北麓平原一带在0.6~0.7之间, 西部、西北部有两个低值中心, 东北部在0.7~0.8之间; 方向以偏东南、东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