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26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广东沿海强东北季风的概率预报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979~1999年共21年资料分析了全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并初步讨论了东半球低层主要通道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越赤道气流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对称性,即通道分布的高低层不对称性和沿纬圈不对称。低层通道窄而多,高层通道宽而少;东半球低层通道数目远较西半球多,且强度更强。无论高、低层,夏季越赤道气流总和都强于冬季。这也反映了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的不对称性,即空气质量的交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半球。 东半球低层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受TBO(2~3年周期)和ENSO(4~7年周期)的周期振荡影响,尤其是北半球夏季85 oE弱的越赤道气流年份基本上都与ENSO年相对应。这说明85 oE越赤道气流的强弱不仅决定于南北半球环流,还与热带纬向环流有关。而冬季105 oE越赤道气流的强弱不仅受TBO的影响,同时还受ENSO的影响。东半球各不同通道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必将对亚洲季风及降水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01年1月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分析,总结出在500hPa南槽北脊高低纬反位相配置形势下,不利于冷空气南下越时南岭,低层冷空气只能在南岭北侧堆积,但当冷空气堆积到南岭两侧温差超过10℃以上,南岭以北的冷空气积聚已达临界值,一次不太强的冷空气补充也会使冷空气冲破南岭屏障,这时影响广东的冷空气已经是前几次叠加,强度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3.
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强度减弱与路径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利用卫星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影响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进入南海后不是正常登陆,而是沿着广东海岸近海移动的各种因素,认为"帕布"靠岸后移动路径异常是发生在整个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北,环境场引导气流比较弱的环流背景下出现的。通过综合分析在弱环境场下影响"帕布"移动的一些因素,包括靠岸前的强度以及平均移速变化、入射角、双台风、热带辐合带和地形等作用,发现"帕布"近海岸移动过程中其高低层环流中心垂直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倾斜特征,给整个路径预报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台风路径预报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1 关于引导气流  众所周知,台风作为大环境场气流中一个涡旋,其移动受引导气流所牵引,因此对台风未来移动路径的预报最终归结为对环境场引导气流的预测,而当高中低层环境场引导气流比较强且较为一致时,其预测往往能够成功。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传统观点正在受到怀疑,这可以从预报员思路的变化得到证明:80年代初主要考虑中层引导,80年代后期考虑中高层引导为主,到90年代新观点认为主要在于高层引导,更有些认为是受平均引导层(2层或多层)引导。这些观点的频繁变化让人感觉到预报思路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都没有…  相似文献   
15.
南海低压倾斜结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低压的中心的垂直方向上常发生倾斜,高低层的环流中心出现明显错位。如果预报员只关注卫星云图的云团动态,往往会得到低压中层环流中心的错误信息,使预报失败。因此对南海低压的预报更需要关注其低层环流的动态,特别在云团或风速极不对称致使低压环流可能出现转向时,或靠近陆地时都会出现云团和低层环流明显的倾斜,使南海低压的路径(特别是靠岸时)更复杂多变,需要谨慎分析各种资料信息,综合判断才能作出准确的预报。本文的工作旨在为南海低压的预报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珠江三角洲1976-1983年3-5月逐日天气资料和广州08时探空资料,采用对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本地区春季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并与非龙卷局地强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龙卷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对流层深层气层中气压低风速大、层结不稳定、低层高温高湿和中下层位势不稳定,定性上与局地强风暴的条件基本相同,其中对流层深厚气层中更强的强的低压辐合、更不稳定的层结和更大的水平动量是局地强风暴进  相似文献   
17.
使用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资料、6h间隔的NCEP(水平分辨率1°×1°)的fnl全球再分析资料、micaps观测资料,通过分析2011年和2012年广东省2次首场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得到以下结论:2次过程一次为持续性弱降水导致暴雨;一次是短时强降水导致暴雨。2次暴雨过程均受南支槽前和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影响;2次过程均有比较好的水汽条件,但水汽辐合存在强弱和持续程度不同的区别;2次暴雨过程的暴雨区850hPa均处在θWse高值区的下游,“110318”暴雨过程开始前和开始后均没有出现CAPE值,而“120304”过程气块从850hPa抬升则出现CAPE;2次过程上升气流也存在持续性和强弱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风引导气流垂直切变、倾斜结构来探讨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的高层对流云团7次生消的变化特征,同时,也探讨双台风对"帕布"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从9903号台风移动探讨台风登陆异常路径的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毛绍荣 《气象》2000,26(8):10-13
通过对9903号台风(MAGGIE)在广东沿岸移动异常路径的分析探讨,总结出4条定性条件。当这些条件同时达到时,台风的登陆路径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