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康慕谊  江源  石瑞香 《地理科学》2000,20(2):115-120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论对样带上的生态敏感区域制定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下策应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效应温度及其在山地植被景观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山地景观的温度及其对植被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实验和野外实测数据,对效应温度的测定方法和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效应温度是分析山地景观温度特征的有效指标;②效应温度与群落平均温度指示值显著相关;③转化糖方法为研究山地植被与生境温度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④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研究效应温度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时,尚需对转化糖方法做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3.
毫米波测云雷达系统及其外场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测云宏观信息及其辐射特性的工具一直都很缺乏。利用毫米波测云雷达连续观测大气中的云能够获得有重要意义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宏观上的云厚、云高、云层数,微观上云粒子的大小、滴谱分布、冰与液态水的含量等,它们不仅决定了云的上行、下行辐射的影响效果,也是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重要参数。文章介绍了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应用于探测云、雾和沙尘暴垂直结构的机动式8.6 mm毫米波雷达系统(HMBQ),重点介绍测云雷达在2008~2009年主要参加的外场试验情况,最后给出了探测得到的各种类型云(包括非降水云、弱降水云以及降雪云等)的雷达回波图,并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4.
多普勒天气雷达地物回波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改进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气象因子会在雷达探测时对雷达资料造成污染,并导致雷达数据的质量问题,在雷达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对被污染的距离库进行识别和处理。该文在现有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地物回波工作的基础上,发展适合于我国CINRAD/SA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采用北京和天津雷达2005,2006年夏季部分时段体扫资料,同时对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以及速度谱宽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波的各种特征, 并对各种回波特征进行分析; 考虑到隶属函数的确定是地物识别准确率的关键, 运用CSI (critical success index)评判标准确定了模糊逻辑超折射地物回波识别的最佳线性梯形隶属函数;通过识别效果分析说明该方法在识别超折射地物回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运用改进后的模糊逻辑法可以更好地识别地物回波, 特别是那些超折射地物回波; 与原方法相比, 改进后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对降水回波的误判。  相似文献   
175.
为了确定南翼山油田浅层(N22)的油气来源和油气的运移路径,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和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原理进行运移参数的筛选和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研究区的油气在西北和北北东各有一个注入方向,说明油气主要来自北边的小梁山凹陷,这与油源对比的结果相符。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的示踪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6.
“天鹅”台风风场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刘黎平  仰美霖  邱崇践  江源  侯文菊 《气象》2011,37(6):659-668
为了进一步认识台风的动力结构特点,利用组网天气雷达产品三维格点反射率因子资料与两步变分法反演出三维风场,对2009年第7号台风天鹅风场结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步变分法较好地反演出“天鹅”台风的水平环流结构;在4km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内,平均切向风速接近Rankine涡旋模型,通过拟合该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上的切向速度...  相似文献   
177.
司源  解建仓 《水文》2011,31(6):58-62,57
针对目前实时洪水预报建模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获取难和计算力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进行建模的方法,以期通过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和计算力的有效整合。阐述了在网格环境下的建模体系结构,对任务解构、通信协议、调度算法等关键点做了详细说明。以渭河流域为例,对其进行实时洪水预报建模,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8.
179.
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是胶东半岛唯一的一个金、银、铅、锌、铜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与胶东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北地体不同,大邓格矿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最东端的威海超高压变质带。准确限定大邓格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物质来源对深入理解胶东晚中生代成矿作用及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中的黄铁矿开展Rb-Sr同位素定年和原位硫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以此限定成矿时限、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结果显示黄铁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09.8±1.7Ma(MSWD=1.4),与该区域的钼、铜等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一致,略晚于胶东大规模金矿爆发的时代(~120Ma)。主成矿阶段的硫同位素在-1.20‰~6.65‰之间,平均值为5.31‰。黄铁矿中富集Cu、Pb、Zn、Co、Ni等亲硫元素和铁族元素,Co/Ni比值介于0.03~1.36之间。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产于伟德山岩体的崮庄岩石单元外围,且成岩、成矿时代一致,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认为,胶东早白垩世成矿作用受控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热隆-伸展构造环境,俯冲板块向东后撤造成了西早东晚的区域成矿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0.
湘江流域主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差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湘江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湘江流域主要城市地区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协调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主要城市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效率一般,协调度较高,经济效益和投入水平评价差距大,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差距较小,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格局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分布趋势;土地利用效率与协调度的关系为:长沙处于高效高度协调状态,湘潭和株洲处于中效高度协调状态,衡阳与岳阳处于中效基本协调状态,永州处于低效高度协调状态,郴州处于低效基本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