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1篇
  1975年   26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龙滩水电站右岸导流洞开挖中爆破损伤范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确定岩石爆破中爆源近区的质点峰值震动速度衰减规律的波动方法,导出了岩石爆破中岩体损伤范围的计算式。结合岩体爆破损伤的质点峰值震动速度安全判据,就龙滩水电站右岸导流洞爆破开挖工程中岩体损伤范围进行了计算,并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围岩损伤范围的声波法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 ,矿体受一组北东向的压扭性断层控制而呈似层状、脉状产于断裂带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 (平均124~141℃ )、低矿化度的盆地卤水 ,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 ,反映了水 /岩作用程度较低、水 /岩反应时限短 ,流体流动与循环速度较快。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景星组沉积之后的13~16Ma期间断裂作用所产生的断裂渗透性达到最大 ,此期间流体演化的温度也达到125~140℃。断裂作用所产生的高断裂渗透性对周围地层中的流体产生泵吸作用并形成流体流动的断裂引水渠 ,从而导致大量流体在断裂带中快速流动、循环和汇聚成矿  相似文献   
103.
深水浊流层和相关体系已发现和投产的油气田估计有1200~1300个 ,由于缺乏俄罗斯、前苏联和中国的有价值的公开资料 ,这个数字带有不确定性。Pettingill(1998)从54个盆地中已证实了其中的925个油田(包括碳酸盐型的) ,有43个属大油田(>500mb)。这些浊流层油田的大部分是象加利福尼亚、北海和渤海湾这样的高产区 ,它们存在于大陆之下或浅陆架水域之下。早期的大油田主要是位于会聚型/斜交会聚型边缘盆地中 ,而后期的主要位于发散边缘盆地 ,包括墨西哥湾、坎波斯、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安哥拉和西…  相似文献   
104.
在亚洲 -澳大利亚东南地区 ,总体估计的石油总回收率约达1250亿桶油当量(BOE)(其中500亿桶油 ,125兆立方英尺天然气)。这个大区域的石油系统受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冈瓦纳的主构造解体控制。我们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研究区位于欧亚板块上以第三系为主的石油系统和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板块上以古生界—中生界为主的石油系统之间。在我们进行研究之前 ,研究区许多原油的相互关系是未知的。这次地球化学研究的目的是应用高分辨率地球化学方法评估这些油气的成因关系、油源岩的年代和古环境以及它们的相对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 ,…  相似文献   
105.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南海生态环境的南北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在南海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其它生物记录上主要反映在900 ka BP前后发生高频率变化,特别是指示表层水骤然降温。北部冬季表层水温从24~25℃降至17~28℃,而南部也从26~27℃降至23~24℃。总的降温趋势与开放西太平洋一致,直接反映了西太平洋暖池在900 ka BP之后MIS22期间有明显的减弱。表层水大幅度降温还发生在后继的MIS 20、18、16几大冰期,说明主要冰期旋回周期由41 ka转变为100 ka经历了长达400 ka的过渡时期,并且冬季风增强也在过渡时期的后半段最明显。南海南北生物组合和δ18O值的差异,突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边缘海区南北气候梯度反差和冬季风在冰期增强的讯号。结论是:生态环境系统反应总体表现与冰期旋回一致的同时,还包含了独特的地区性系统演变特征。但是,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在0.9 Ma BP前后表层海水盐度因东亚冬季风和海平面下降的定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气候转型时期海—气耦合过程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资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6.
南海北部早渐新世发生明显的营养供给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相关地质记录为研究颗石藻的生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实验室。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颗石藻群落演化的指标,定义为E*比值。该比值由富营养属种和中等-贫营养属种的相对丰度计算而得(E*=e/(e+c)×100,e代表富营养属种,c代表中等-贫营养属种)。其中富营养属种包括小Reticulofenestra, Reticulofenestra lockeri组,Reticulofenestra bisecta组和Coccolithus pelagicus组,而中等-贫营养属种包括Cyclicargolithus spp.。E*指标与早渐新世营养盐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表现不同的公变趋势。将群落组合与已发表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对比,我们提出颗石藻可能在二氧化碳持续降低的环境下改变其对碳源和营养盐的利用方式,指示颗石藻的碳浓缩机制可能开始于早渐新世。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汇总全球几个主要的优质海相烃源岩的古海洋-古气候特征以及相应的沉积环境,从有机质的生产、来源和保存条件3个维度将海相烃源岩发育的古海洋模式概括为:①三角洲-陆源海相模式,如西非陆缘盆地发育的烃源岩;②强蒸发-上升流模式,如墨西哥湾中生界烃源岩;③滞留静海-湿润气候模式,如北海盆地钦莫里阶烃源岩。结合现有资料分析认为,南海北部深水区恩平-珠海组(始新统—渐新统)处于半封闭局限海环境,普遍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供应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具备发育优质海相烃源岩的古海洋条件。  相似文献   
108.
文章对近10年来椒江口两岸主要的围填海工程进行了统计,利用基于围填海强度等级控制理念的围填海潜力评估方法,对椒江口海域的围填海强度及围填海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椒江口海域虽然仍有一定的围填海潜力,但围填海压力较大,椒江口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对海岸带地形地貌、海域水文动力环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海洋水环境质量、海洋生物资源等均存在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了强化围填海管控、重视海岸带整治修复等建议,以期为椒江口的围填海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目前合格临床医师培养周期延长的事实,如何在各个阶段达成培养目的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医实习医师阶段职业气质的培养为关注点,分析其主要内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增强中医实习医师阶段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等职业气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0.
从化石群及壳体同位素看古近纪东营湖湖水化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海源陆生化石”、壳体O、C和S同位素等几个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纪古湖泊湖水化学性质进行讨论。通过与现生“海源陆生生物”的比较,得出原先认为是“海相”标志的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和疑源类、多毛类和钱等实际上是“海源陆生化石”,它们生活以在Cl^-和Na^ 为主的咸水湖泊环境。超微化石S同位素分析表明,渐新世与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的^87Sr/^86Sr比值都明显高于同时期海水的^87Sr/^86Sr比值,而与现代河、湖水的^87Sr/^86Sr比值相近,进一步揭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是海,而是与海无关的湖。介形虫壳体O、C同位素分析则表明,古东营湖是一封闭型咸水湖泊,从另一角度也否定了与海连通的可能性。根据不同层段同位素特征讨论了湖水矿化度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