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奇异值分解方法(SVD)分析了夏季降水异常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为夏季降水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干旱区生态安全和生态需水量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提出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分析是以水过程研究为核心的,水文过程控制着生态过程,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循环对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天然植物恢复和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的研究是确立生态需水量的基础。并实证分析和计算了维系塔里木河生态安全的生态需水量,塔里木河干流现状生态需水量为31.74×108 m3,其中,上、中、下游分别为9.95×108m3、18.47×108m3和3.32×108m3。  相似文献   
83.
国土人     
辽阔的大地锦绣河山,富绕美丽的国土资源,332155565-665321232-·332155456-5·61165322321-·)))·))············3·355651321656123536·53210·))))··))··6-6·542456-1542465-5-))))))·21235556532-256321-10∶))·)··))332155565-665321232-·00332155565-66532123·2-332155456-5·6116532232·))··)332155456-5·61165322321-·))))··1-6-6·542456-1542465-)·)))爱岗敬业,守土有责,1-前。5-21235·51532-256321-)·)·))1-110·1-21235·51532-653561-))·)))··齐:辽阔的大地锦绣河山,富绕美丽的国土资…  相似文献   
84.
杨逢清  熊伟 《沉积学报》2000,18(1):73-79
四川壤塘金木达日基沟晚三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 38个遗迹属、6 3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的相对丰度,建立了 5个遗迹组合 全部遗迹组合均属于Nereites遗迹相。同时应用遗迹化石的生态习性分类、特征遗迹化石和遗迹相来进行沉积环境的分析,认为金木达晚三叠世中晚期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大陆斜坡下部-深海盆地边缘-大陆斜坡中下部-深海盆地-大陆斜坡下部的演变。  相似文献   
85.
高树生  班凡生  单文文  熊伟 《岩土力学》2005,26(Z2):179-183
主要研究了岩盐不溶物含量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有效空间大小的影响。根据水溶建腔机理,建立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数学模型,通过岩盐溶腔数学模型,分别对岩盐中不溶物含量不同的地层条件下,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进行动态模拟数值计算,综合分析岩盐中不溶物含量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6.
雷达资料对贵州春季冰雹云识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年以来有雷达数据的25个贵州春季冰雹个例资料,基于贵阳、遵义和兴义3部天气雷达基数据,计算雷达回波顶高(ET)、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组合反射率因子(CR)、制作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RCS)产品,研究冰雹发生前后雷达回波的演变情况,找出冰雹发生前后以上产品的临界值和变化特征,从而对冰雹云进行雷达识别。经过对个例的分析研究发现:45 dB z以上的雷达回波能较好地识别冰雹云,结合0℃层高度和-20℃层高度,可较好的判断冰雹的大小;冰雹发生前1~2个体扫到冰雹发生时刻,VIL出现陡增现象。  相似文献   
87.
王超   《山东气象》2020,40(2):40-51
为了评估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模式模拟海洋通风的能力,利用GFDL的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GFDL-ESM2G、GFDL-ESM2M、GFDL-CM3)模拟海洋中CFC-11(一氟三氯甲烷,CCl3F)的资料,对CFC-11的海面浓度分布、单位面积水柱总量、全球总物质的量、最大穿透深度以及在大西洋、太平洋、南大洋的垂直剖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将GFDL模拟结果与盐度、海温、CFC-11的观测资料比较,得到了如下重要结论:GFDL模式模拟的CFC-11海面高值中心集中在高纬度,如北大西洋、西北太平洋,但是在南大洋罗斯海、威德尔海模拟结果比观测值低了1.5 pmol·kg-1,这是CFC-11的溶解度与海面温度成负相关造成的,即随海面温度升高,CFC-11的溶解度降低;GFDL模拟的全球海洋中CFC-11总物质的量都比观测值高,尤其是CM3的模拟结果比观测高22.9%,GFDL模式平均值高于观测15.6%。通过对北太平洋46°N、北大西洋24°N和南大洋65°S的纬向断面的分析表明,目前GFDL模式在模拟一些重要水团时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比如GFDL在24°N断面1 000 m以下模拟CFC-11浓度极大值位置过深。  相似文献   
88.
选取2016—2019年共61次山东区域性辐射雾天气过程,利用山东12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对其时空分布及地面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辐射雾具有显著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主要发生在10月—次年2月,持续性大雾主要发生在1月和12月,一天中20时以后大雾频次增加,02—08时为雾最集中的时段,07时前后达到峰值,下午一般无强浓雾出现。2)辐射雾空间分布呈现明显“西多东少”格局,主要出现在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山区和半岛沿海地区较少,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主要分布在德州、聊城及菏泽等地。3)区域性辐射雾发生时,地面无突出风向,北风略占优势,风速多在3 m·s-1以下;各等级雾形成前气温和露点温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时气温与次日最低气温温差在2~6 ℃、14时地面露点与最低能见度时刻地面露点的温差在1~5 ℃时最有利于辐射雾的发生;随着辐射雾强度的增强,对温度露点差和地面相对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大雾时的温度露点差主要在2 ℃以下,相对湿度大于90%;出现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时的温度露点差小于1 ℃,相对湿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89.
利用机载Ka波段云雷达(an airborne Ka-band Precipitation cloud Radar, KPR)与DMT (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粒子测量系统对山东一次积层混合云进行同步穿云观测。对获取的KPR资料进行飞行轨迹误差订正和数据插值处理,与DMT粒子测量系统计算的云中的液态含水量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试验飞行云层中选取了两段云区,共划分成9个时段(累计飞行18 min)展开讨论,其中有3个时段相关性比较好,相关系数超过0.7,并且利用相关系数最大的时段拟合出KPR反射率与云中液态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针对每个时段的粒子特征参数、云滴谱型、冰晶谱型及典型粒子图像展开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较强相关性时段内,大云滴浓度要高于小云滴,且观测粒子多为小于100 μm的小粒子;较弱相关性时段,CIP(Cloud Imaging Probe)探头观测到的粒子多为针状或板状冰晶,尺度为毫米量级。  相似文献   
90.
以贵州大坡上剖面和广西南边村剖面为基础,介绍了我国泥盆—石炭系界线年龄研究现状。桂林南边村剖面属于斜坡相重力流沉积,牙形类的演化序列有些混乱。虽然前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定在‘56层’与‘57层’之间,但这些 ‘层’号实际上是牙形类采样号。‘55层’—‘58层’是一层介壳灰岩,采集了4个牙形类样品。研究认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该层介壳灰岩内不正确,在理论上也不科学,不能将介壳灰岩中的腕足类化石一分为二,即个体的下部属于晚泥盆世,上部属于早石炭世。用于测年的样品采自‘58层’和‘66层’,明显高于剖面中牙形类Siphonodella sulcata出现的层位,很显然,获得的(361.0±4.1)Ma界线年龄值不可信。贵州大坡上剖面属于深水盆地相沉积,也是我国唯一既产出Wocklumeria动物群又产出Gattendorfia动物群的剖面。刘永清等(2012)在王佑组底部2~4 cm厚的含凝灰岩黑色页岩中采集了1件凝灰岩测年样品,获得了1个锆石U-Pb测定年龄(359.6±1.9)Ma,该年龄值非常接近但又老于国际地层委员会2020年公布的(358.9±0.4)Ma的界线年龄值,表面看来,该年龄值基本可信,也是可接受的,但其误差较大、精度较差,需再次采样加以验证。研究认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界线年龄值(358.9±0.4)Ma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泥盆纪末期事件层的年龄值在360.0~361.0 Ma区间同样也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