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北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9年4月22-24日强沙尘暴过程的近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后温、压和风速均出现了剧烈变化;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这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垂直速度及位涡在气旋发展、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模拟的地面环流形势显示,模式对地面气旋的演变特征及地面大风模拟的较好,并指出地面大风区与沙尘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克服降雨型滑坡传统监测手段中可视性、自动化性、智能性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采用滑坡联合监测手段,在滑坡地表、地下布设传感器,将监测数据和三维GIS技术相结合,建立滑坡联合监测的信息系统,为滑坡监测数据表达和分析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平台。系统针对滑坡多种诱发因子的耦合问题,主要探讨降雨对滑坡的影响机理,联合监测中硬件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介绍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智能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文字综合工作是党政机关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单位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厅领导的工作思路需要用文字来传达,基层的情况和群众的意见需要通过文字来反映,各项工作需要通过文字来运转,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字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全局工作的质量。正因为其重要,也就注定了文字工作的难度。文字工作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不是把材料简单堆集在一起,而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使用电子地图,尤其是在GPS导航中,它让人们的生活及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文章通过对电子地图特点、特征、功能等方面的介绍,向读者展现了电子地图在GPS导航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当前电子地图在GPS导航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了导航电子地图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地图图例位置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例是人们阅读地图的重要工具,是地图使用者认知地图内容的钥匙。针对目前地图图例设计尚未标准化的问题,分析现阶段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情况,总结了地图图例位置的设计缺陷,并通过地图使用者对地图上不同位置图例的眼动测试,获取地图使用者读图时的视觉信息,提出地图图例位置的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有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不足,从人类空间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认知,设计了一种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为复杂地理空间对象的表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源矢量空间数据的评估方法一直以来比较欠缺。目前常用的专家决策方法,主要依赖专家的人工参与,不仅主观性强、执行效率低,而且使用门槛高。本文提出了多源矢量空间数据中面状水域的几何准确性与现势性评估方法,可以"量化"描述不同数据几何准确性与现势性的差异,并将评估结果可视化表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客观、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8.
汉江丹江口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水文气象监测网、定量降水估算、定量降水预报、洪水预报技术为基础,通过雷达估算降水技术、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技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信息输入水文模型来进行水文气象预报。以Web形式为基础的汉江丹江口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平台在2010年7月以及2011年9月汉江丹江口两次洪水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显示了流域实况降水、预报降水,准确地预报了洪水入库过程。目前系统已成功移植到三峡区间、清江水布垭、淮河王家坝、漳河水库等流域开展汛期试验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MICAPS3.1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特点以及二次开发系统接口,在中小流域水文气象预报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对平台的移植。以乌江流域为例,研发了针对乌江流域梯级电站精细化预报平台。该文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功能介绍,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展示。该系统在多省市气象局、水库、电站等部门正式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布局合理、移植性强、操作简单,实现了MICAPS系统与流域水文气象服务的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60—2016年乌江流域41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计算趋势系数和气候趋势,分析了研究时段内乌江流域年暴雨等级面雨量、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年平均极端持续强降水次数和对应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1)乌江流域年暴雨等级面雨量和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均通过α=0.05显著性水平检验),而暴雨强度呈不显著性增加趋势;5—10月各旬暴雨等级面雨量及日数变化基本一致,5月中旬至8月上旬呈单峰型分布,暴雨强度呈波动增减分布。(2)近57 a乌江流域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比较明显。(3)乌江流域发生极端持续强降水年平均次数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但极端持续强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采用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法计算了乌江流域5个代表站不同重现期日最大降水量值,发现不同站点日极端最大降水量重现期水平差异明显,重现期时间尺度存在临界点,约为5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