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中国对地观测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即敦煌场)位于中国敦煌市西戈壁沙漠的西北角。整个敦煌场地面比较均匀、平坦,面积为30×40km2;测试区(标定区)面积为400×400m2,位于场区的中心位置。2000年8月底至9月初,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安徽光机所在敦煌场地进行了一次CBERS-1CCD传感器飞行绝对辐射标定试验。地表反射率和大气光学特性地面同步测量结果显示:敦煌场地的地面均匀性好,各个通道反射率的变化系数(即相对变化百分比)均小于3%。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地面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增加逐步增大,例如,在485nm波长处的地面反射率值约为0.18,在830nm波长处的反射率值约为0.26。大气光学特性测量结果显示:0.55μm波长处的大气总光学厚度(≈0.34)和气溶胶光学厚度(≈0.26)相对较小,大气水汽含量也较小。  相似文献   
13.
运用沉积学理论,结合岩相组合、岩石类型及沉积建造标志,研究大杨树盆地九峰山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时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及河流沉积体系.九峰山组下段沉积时期,湖泊体系最为发育,以湖泊体系为中心发育小范围的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和冲积扇,物源来自北部及东侧的盆地边缘隆起带;九峰山组上段沉积时期受盆地内火山活动及大兴安岭隆起影响,湖泊体系整体向南退却,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及冲积扇体系范围逐渐扩大,为九峰山组最主要的聚煤时期,物源来自盆地两侧及北部隆起地带.该研究为大杨树盆地九峰山组资源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部夏季季风降水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mmer monsoons (South Asian monsoon,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Subtropical monsoon) are prominent features of summertime climate over southern China. Dif- ferent monsoons carry different inflow moisture into China and contro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alyse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particularly wind, tempera- ture and pressure anomalies ar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characterizing moisture sources and transport patterns. Here, we try to utilize the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s signatures to trace summer monsoons over southern China. Based on seven CHNIP (Chinese Network of Iso- topes in Precipitation) observatory stations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monthly composite precipitation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he composition of δ^18O during July, 200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δ^18O in precipitation could properly portray the moisture sources together with their transport pathways. Moreover, the amount effect, altitude effect, temperature effec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δ^18O vs. relative humidity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2005年各月在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CHNIP)位于西北地区的阜康、策勒、临泽、海北、沙坡头、长武和安塞观测站点收集的降水样品,对其中的同位素的组分进行测定,分析了西北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所建立的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δD=7.05δ18O-2.17,反应了西北地区独特的局地气候特点.降水δ18O的温度效应显著,而降水量效应只在夏季(6-8月)间存在.δ18O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西北地区的大气环流背景.应用瑞利分馏模型及动力分馏模型对阜康-安塞沿线降水δ18O的定量模拟结果,揭示了西北地区降水水汽的分馏主要以动力分馏为主,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历经了一定的二次蒸发过程,其降水水汽中也混入一定量的由局地再蒸发的水汽.此外,利用西北地区在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GNIP)中的乌鲁木齐、和田、张掖、兰州、银川和西安6个站点的长时间序列的δ18O与降水量、温度等气候因子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可以对降水δ18O进行定量估算;基于乌鲁木齐站点12年的δ18O资料对该地区的温度拟合,为历史气候的定量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CBERS-1林被信息挖掘的GIS多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的CBERS-1 CCD图像分割的波段优化组合方案.以及组合运算生成非线性波段比图像和筛选分析与应用。同时运用地学多元分析原理探讨了影响森林植被中灌木林、灌丛等类型影像特征的地形、地质岩性、成土母质等因素。讨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背景数据库,通过分类重编码的分析处理,以及与地学信息的融合挖掘分析,利用建模工具二次开发模型,分层提取和人机交互系统综合分析与制图,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数据,用数字的方法定量模拟了SPOT-HRV、CBERS-CCD、Landsat5-TM和NOAA14-AVHRR类似波段的空中表面反射率及地面光谱反射率图像,并利用这些图像对上述传感器相应波段的光谱响应、大气影响特性用基于反射率和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方法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由于传感器类似波段的光谱响应不同,因而由其计算的反射率和NDVI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大气改正所无法完全消除的。多传感器定量分析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辐射改正。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碳排放测度对实现景区的低碳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旅游业构成和生命周期评价2个维度,构建了旅游景区碳排放测度分析框架和估算方法。以镇江"三山"风景区为例,分别对景区内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管理和废弃物处理7个方面的碳排放进行测度,分析了碳排放构成的成因。结果表明:2014年"三山"风景区的碳排放总量为4 530.33 t。其中,景区交通碳排放量为2 186.74 t,占景区总碳排放的48.27%,是景区旅游碳排放最多的部门;景区住宿业碳排放量为1 171.93 t,餐饮碳排放量为838.14 t,分别占景区碳排放总量的25.87%和18.50%,这3个部门的碳排放占景区碳排放总量的92.64%。由此可见,旅游交通、住宿和餐饮碳排放是"三山"风景区的主要旅游碳源。在"三山"风景区实现低碳化发展中应从建立城市低碳交通体系、饭店和餐馆的绿色化、加强景区碳汇保护和智慧景区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以神东矿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水的化学特征、采空区的构造及充填物特征为基础,对神东矿区矿井水井下净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以大柳塔矿井井下净化工程为实例,对矿井水井下净化工程设计原则进行讨论,并对矿井水井下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矿井水为中性-弱碱性及矿井采空区充填物中含有较多的蒙脱石,因此井下净化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工业用水标准,经过进一步净化可以作为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选取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区域(地下水埋深分别为3 m、7.3 m、13.7 m)取样并测定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对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处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均先减小后增大,盐分的变化相对比较复杂;砂土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大约为1.8 m;黏土层具有聚水积盐的作用,其分布处含水率和含盐量都比较大;灌溉水影响深度为1.2 m。研究结果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埋深在土壤水盐分布中起的重要作用,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