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为使仪器检测能力满足海洋观测业务发展对潮位测量仪器性能的要求,结合各类验潮仪的检定规程,设计潮汐测量标准装置,应用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进行水位精准控制和潮汐模拟,实现仪器定点值测量和动态响应测试,通过图像识别软件实现水位和标尺动态识别,提高标准值的精确度,并集成远程控制功能,提升仪器检测效率,使装置能对潮位测量仪器开展完善合理且高效的检测,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仪器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论及的地区是,波密以西,米林以东,北以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南至喜马拉雅山东端(含岗日嘎布山,附图)。 区内古冰川遗迹较为丰富,但是愈老保存愈差,有的则已被破坏殆尽。 早更新世冰川遗迹在这里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23.
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古冰川遗迹也很明显、典型。冰川不但是这些山区气候的产物,而且是新疆重要的环境因子和水源。因此,新疆的冰川研究具有科学理论和生产实际的双重意义。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冰川专门考察的开始。此后不久,我国开展新疆冰川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  相似文献   
24.
正地闪和负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的统计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2010年夏季,在大兴安岭林区利用闪电快、慢电场变化测量仪组成的网络对自然闪电进行了多站同步观测。本文选取2010年夏季3次过境雷暴过程中具有4站以上同步的资料,同时对表现出明显预击穿过程的37次正地闪和56次负地闪的预击穿脉冲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的主要参数包括:脉冲序列的总持续时间(Total Duration),脉冲序列和首次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PB-RS Separation),预击穿过程到首次回击的时间间隔(Pre-RS Interval),单个脉冲持续时间(Individual Pulse Duration),相邻脉冲时间间隔(Interpulse Interval)等。对于负地闪,相应参数的算术平均值为4.1 ms、55.4 ms、56.0 ms、8.8 μs和111.0 μs,几何平均值为3.7 ms、35.6 ms、36.5 ms、7.4 μs和98.2 μs;对于正地闪,相应参数的算术平均值为4.5 ms、75.6 ms、77.3 ms、11.5 μs和297.3 μs,几何平均值为3.0 ms、57.8 ms、60.0 ms、10.0 μs和217.9 μs。对比发现,正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相对负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持续时间更长,和首次回击的时间间隔更大,其单个脉冲更宽,在整个序列中排列更稀疏。计算了正、负地闪最大预击穿脉冲幅值和首次回击幅值的比值(PB/RS,PB代表最大预击穿脉冲幅值,RS代表首次回击幅值),通过和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发现负地闪有PB/RS随纬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而正地闪没有。另外,检验了首次回击前地闪电场波形与BIL模型(Breakdown Intermediate Leader, BIL)的符合情况,发现只有很小比例的电场波形符合BIL模型。  相似文献   
25.
2009年5月冀中南一次春季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和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风速和风向在河北中南部的辐合促进了水汽的辐合。块状回波与带状回波交接处出现最大暴雨中心,逆风区和弱辐合区与较强降水相吻合。邢台次云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北部主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邢台北部低于-42?C云区范围扩大,邢台狭窄的强对流回波带形成。地面加密风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均对短时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带状回波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快速强烈发展,而且随着河北中南部地面辐合线的消失而原地减弱。  相似文献   
26.
叶尔河是南疆最大河流,洪水问题十分突出,以冰雪融水洪水和冰川突发性洪水危害最大。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洪水特点,揭示了洪水发生规律,通过资料、航片解译分析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测量,对叶尔羌河1987年洪水进行了予报,并对叶尔羌河未来洪水发展变化趋势作了初步予测。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内蒙古自治区矿泉水资源普查资料和相关区域地质资料,总结归纳了内蒙古矿泉水的地质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活动型、构造断裂型、沉降盆地型三种,并从岩浆活动、地质构造、沉积建造条件等角度分析了各类型矿泉水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成因类型矿泉水在内蒙古地区的分布地域、赋存规律、埋藏特征等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以期为后续进行矿泉水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8.
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体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角岩型和独立金矿体4种类型。矿床中酸性侵入体中广泛发育岩浆黑云母,部分岩体较发育角闪石。本文在全面开展矿区地质调查和详细的钻孔岩芯编录的基础上,对含矿二长花岗斑岩和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中的岩浆黑云母以及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中的角闪石开展了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研究,以揭示其成岩成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的岩浆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具有富镁高钛、高铝低硅、富钾贫钠的特点。与花岗闪长斑岩相比,二长花岗斑岩中的岩浆黑云母具有较低的TiO2、FeOT、MgO、MnO、Na2O、BaO含量,较高的Al2O3和SiO2含量。花岗闪长斑岩中的角闪石属于阳起石,具有高硅低铝钛、富镁钙贫钠钾等特征。黑云母和角闪石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40.1~783.8℃,平均为762.4℃;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50.3~766.9℃,平均为757.2℃;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654.1~698.9℃,平均为680.3℃。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指示,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造山带钙碱性岩系、Ⅰ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NNO以上)及水含量,有利于铜、钼等成矿物质进入成矿流体中。  相似文献   
29.
水下机器人集群技术是目前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针对以往基于通信的水下机器人编队存在的编队精度低、队形保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水下矢量光图案及视觉定位的水下集群编队方法,并通过水池试验分别验证了视觉定位以及水下密集编队的功能和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水下视觉定位能够达到不大于3%的定位精度和不小于2 Hz的...  相似文献   
30.
王志超 《干旱区地理》2011,34(2):236-242
楼兰消失的原因多被解释为与人类活动有关或与自然灾害有关.以木扎尔特冰川为例,通过以往不同时期对冰川的记载与现在冰川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冰川长度在逐步缩短,雪线呈现相应的升高趋势;从不同时期冰碛物分布情况推测出天山及周围山地冰川在第四纪以来曾有过四次冰期发生.各次冰期时间长短有别,冰川规模不一,但都影响到罗布泊湖的存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