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王琼  聂晓红  温和平 《地震学报》2009,31(3):235-244
从区域地震活动和中等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的角度,初步研究了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和应力场的应力状态特征.结果表明,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中短期异常特征.一方面,该地震前1年其震区500km范围内中强震以及西昆仑地震带和阿尔金地震带3.5级以上地震出现了增强活动;另一方面,该地震前出现了4级地震孕震空区和近乎共扼分布的3.5级地震密集条带异常图象.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区域应力场和震源区及其附近局部应力场的应力状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拉张作用力相对挤压作用力有所加强.这可能是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和于田震区及其附近具有正断层性质的中等地震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县发生MS7. 3 地震,发震构造初步判断为阿尔金断裂带。推测极震区烈度为Ⅸ度,位于无人区;Ⅵ、Ⅶ度区为现场调查确定,共216 个烈度调查点。地震造成新疆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7 个县(市)的39 个乡、镇(场)的房屋、市政和交通设施、农牧业基础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次地震较2008 年3 月21 日于田MS7. 3 地震更靠近盆地,震害受场地条件影响明显,受灾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53.
聂晓红  王琼 《中国地震》2014,30(2):208-218
介绍了2014 年于田MS7. 3 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S7. 3 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小地震活动状态以及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并与2008 年于田MS7. 3 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于田MS7. 3 地震前2 ~ 3 年新疆地区处于中强地震连发活动状态,震前出现明显的3、4 级地震平静状态;②MS7. 3 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中短期异常特征,即MS7. 3 地震前3 年,阿尔金地震带及震源区周围5 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显著,而震源区东侧440km 范围内4 级地震出现长达5 年的平静状态;MS7. 3 地震前半年,震区附近出现了3、4 级地震孕震空区和近乎共轭分布的3、4 级地震密集条带异常图像;③本次MS7. 3 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状态、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均与2008 年于田地震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2 次7 级地震的孕震环境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青藏东南缘的速度结构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本研究使用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的55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连续地震背景噪声数据,采用双台站互相关方法获得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根据面波层析成像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周期5~34 s范围内相速度分布图像.反演结果揭示研究区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存在明显横向不均匀性.短周期(5~12 s)相速度异常与研究区内沉积层厚度、结晶基底埋深等区域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16~26 s周期内由红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剑川断裂围成的"川滇菱形块体"内呈现大范围的低速异常,至30~34 s时"川滇菱形块体"下方又变为高速异常,纵观整个范围川滇菱形块体内相速度的变化情况,暗示中下地壳处的低速异常区很可能就是青藏高原下地壳流的通道.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显示,云南区域强震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比较显著的块体活动特点,但大多数集中在上地壳,除滇中块体外,地震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分界面和低速异常区,震级一般不超过7级.在深度15~30 km范围内,5级以上强震的数量很少,但7级以上地震却集中在这个深度范围,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分界面并更深入到相对高速的异常体内.  相似文献   
55.
中尺度涡影响下的南海西部活性铝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A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socale eddies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SCS), sea level anomaly, geostrophic current,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reactive A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western SCS in August 2013. The highest reactive Al concentration((180±64) nmol/L)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waters, 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atmospheric input. Vertically, the reactive Al decreased from the surface high concentration to the subsurface minima at the depth of chlorophyll a(Chl a) maxima and then increased again with depth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reactive Al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yclonic eddy((137±6) nmol/L)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oneddy waters((180±21) nmol/L). By contras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hl a and silicate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were higher in the cyclonic eddy and lower in the anticyclonic edd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reactive Al and Chl a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eactive Al and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ve Al and Chl a both suggest that the reactive Al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biological removal process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oscale eddies could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reactive Al by influencing the primary production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CS.  相似文献   
56.
1997年Geller等人曾发表"地震不能预报",因为在自组织临界系统中尺度不变性是普遍存在的,而地球正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小地震具有某种概率,如瀑布般触发大的地震事件。但是在物理上,只有对应其地震震级的应力能量得到有效释放,才能有大地震的发生。利用对这种应力的依赖性可以进行地震预测,方法就是利用剪切波分裂来监控即将发生地震的周围岩体的应力积累。这项技术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假定的不可预报性,所以需要清晰的论证才能被普遍接受。雪崩也是自组织临界现象。近期通过二维球形素珠堆进行的雪崩实验观测表明,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自然物理现象是能够预报的,如雪崩、地震等。预报地震和雪崩的关键是监控母体介质,而不是即将发震的震源区。  相似文献   
57.
2008年8月30日新疆和静发生5.3级地震,位于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前由本文作者组成的南天山东段6级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小组于2008年6月中旬提出了短临预报意见。本文回顾分析了这次地震前开展的短临跟踪的工作思路、前兆异常的分析讨论及地震短期预测等,并对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工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8.
桥梁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订一套新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桥梁震害等级划分标准,搜集整理了国内外现有桥梁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方面的有关标准、规定,采用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分级、破坏宏观描述、震后通行能力分级等3方面总结了不同标准的特点,并对不同标准、规定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现有桥梁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1)依据不同的桥型分别给出相应的划分标准;(2)尽量采用定性描述,少用具体的量化数据;(3)应先给出承重构件破坏程度等级标准;(4)引入构件破坏数量用语。  相似文献   
59.
郭恩栋  张丽娜  王亚东  王再荣  王琼 《岩土力学》2011,32(12):3667-3671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遭受地震影响的土坝工程的破坏状态进行评估,以土坝震害经验统计判断模型为基础,选取了更为合理的土坝震害影响因素,采用最小二乘法重新对土坝震害数据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各震害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回归系数取值,从而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土坝震害经验统计判断模型。与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既剔除了不合理的震害影响因子,同时又使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得到提高,其相关系数为0.908,标准差为0.459,均比原模型要好。采用两种模型对汶川地震中遭到破坏的47座土坝进行震害评估,并与实际震害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0.
腺泡细胞癌(ACC)是一种涎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涎腺,而肺内原发腺泡细胞癌极其罕见。由于临床发病率非常低,相关文献报道少,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而延误患者治疗。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本病的MSCT影像表现以及MSCT在本病诊疗中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