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41.
利用西昌市北郊某观测站1974~2009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逐年统计各级降水的发生日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多项式拟合法及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诊断分析各类降水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雨日、冰雹的减少趋势显著;总降水量、年最大日降水量、强降水日数R95%、中等雨日数R75%、雨季总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降雪日数的下降趋势也不显著;暴雨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类降水事件及极端天气存在一定的振荡周期。针对现阶段气候变化特点,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2.
伶仃洋地区年代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古环境的重建及海陆交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磁性地层学和AMS 14C测年对珠江口伶仃洋ZK1钻孔(113°40′E、22°34′N,孔深100.3 m)0~32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5个样品的AMS 14C测试年龄为(486±120)~(2268±149)a BP.岩心的...  相似文献   
143.
利用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的应用一直是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对以往分类方法进行了介绍,分别对基于像素、基于对象以及结合特定理论的变化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对每种方法涉及的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4.
郝伟  邢东雪  辛志伟 《地球》2012,(11):100-103
位于河北保定西部涞水县境内的安妥岭钼(铜)矿,是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经过了近二十年艰苦工作发现的一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该矿床自岩体向围岩矿床(化)类型有:斑岩型(安妥岭)—接触交代型(铅洞沟)—侵入岩浆热液脉型(南埝峪),矿床(化)分带清晰,成矿系列完整。探讨安妥岭钼矿床的成因,对该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大悬挑结构因能够提供更加宽敞的实用空间而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这类结构受力不利且变形较大,在实际工程施工、使用阶段都出现过不少问题和事故。在施工中,如能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分析处理,将动态结果清晰明了地展示给安全技术人员,用于现场指导施工,对预测的危险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事故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分析影响大悬挑结构受力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对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快速有效的分析处理模型,能将分析的动态结果及预测值输出报告书,作为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6.
利用全球海表海温资料(GISST)和NCEP/NCAR再分析风场、海平面气压场资料,研究了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持续性的季节差异,发现东印度洋海温持续性存在“秋季障碍”现象.进一步分析了东印度洋“秋季障碍”后冬季海温与中东太平洋海温、海平面气压及850hPa风场的关系,并讨论了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季节变化与东印度洋“秋季障碍”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由以印度洋季风环流为主导转向以太平洋海气系统为主导,太平洋海气系统处于急剧加强期,增强的太平洋海气系统对东印度洋海温持续性“秋季障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以海南东北部滨海浅层地下水的逐时水位、电导率和地表气压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RP图和RQA分析法对地下水系统的内部动力结构进行研究,分析ε和RR的取值对地下水系统比较结果的影响,并对台风过境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内部动力结构的改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ε的取值对气压子系统的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放大或缩小水位和电导率子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电导率子系统,可能导致比较结果完全相反。(2)气压和水位子系统均具有漂移和破碎两种拓扑结构,电导率子系统则以破碎结构为主,部分兼具漂移结构。(3)当台风过境并产生影响时,地表气压出现明显的极小值,而地下水位则相应的出现极大值,RP图上表现为白色带状区域的出现。带状区域的边界可能暗示了台风影响的起止时间,而区域宽度则可能表征了台风的影响时长。此外,个别电导率子系统也相应出现了白色带状区域,很有可能意味着其也受到了过境台风的影响。(4)对于地下水系统而言,其层流态总是比确定性更为显著,系统的平均可预测长度则总是大于"特定状态"的受困时间,表明基于相邻轨道进行预测会获得更长的预见期。  相似文献   
148.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集中于~3.1Ga,~2.7Ga,~2.5Ga,~2.2Ga和1.8-2.1Ga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9.
早元古代星子群遭受吕梁期以低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温度约为530-600℃,压力约为400-570MPa。根据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群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50.
流动注射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琴  向雪云 《岩矿测试》1996,15(3):222-225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液-液萃取技术,设计了一种既适用于水相又适用于有机相光度分析的流通地,进行了地质样品中痕量碘在线萃取及光度测定,方法的富集因子50,富集效率25,测定样品速度为30样次/h,检出限为3.8μg/L的I^-,其RSD为1.7%,方法用于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标样中碘的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