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萤光分析法测定铀目前已被广泛采用,该法主要优点是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可以测出的铀含量达1×10~(-10)克);其缺点是准确度较差。即使对此法作某种改进,而准确度未必能超过5-10%(一般为20%)。铀的萤光定量测定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元素混合物,因为元素混合物往往使铀发光变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能使铀萤光熄灭。已在很多著作中阐述过熄灭剂对铀发光强度的影响,但都是片断的,有时也仅是一些半定量  相似文献   
422.
本文阐述了石英-钠长石近矿蚀变和交代变质晕的构造带。研究了与钾和钠的化学电位值有关的低温近矿蚀变和化学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423.
在根据γ测井数据确定矿石中的铀含量时,必须考虑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此就产生了直接根据钻孔中的测量数据分别测定铀和钍的问题。此种分别测定的原理,建立在不同脉冲积分譜的基础上,即在記录能量在l兆电子伏以上的铀矿石和钍矿石的r辐射时,閃爍计数器中产生不同的脉冲积分譜;在分析粉末样品方面,Γ.P.戈利别克等最先对该测定原理作了阐述。计算证明,在高于1.5兆电子伏能量范围内,可见到“最佳区分”。图1列出了具有相同有效原子序数的铀矿石和钍矿石的积分譜。符合于起始录阈(总计数率)的计数率作为一个单位,其他記录阈的计数率以该单位的分量表示。能譜是借助于閃爍γ譜仪在具有“γ辐射饱和体积”的矿体模型上得到的。  相似文献   
424.
概述在加拿大和世界各处,γ能谱测井日益成为铀矿勘探和评价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原因是,与金刚石岩心钻探相比,冲击钻价格比较低,而且γ测井分析所代表的岩石体积比岩心分析的体积要大得多。通过今后进一步的改进,可使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更可靠,并且可使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25.
水利部委托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主持下 ,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11日在北京通过评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 ,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 ,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 13人组成评审专家组。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 ,细致审查了相关资…  相似文献   
426.
滇西地区新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绪教  何科昭 《现代地质》1996,10(2):187-201
根据滇西地区7条实测剖面近170个孢粉样品的分析结果,对该地区新第三纪的孢粉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反演了该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了滇西地区新第三纪自然环境的变化历史。认为:滇西地区新第三纪的古植被主要经历了由含针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针叶林→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的变化;古气候由热带、亚热带向亚热带夹暖温带方向变化;地形地貌经历了由开阔的山间盆地与低山丘陵相间→准平原→高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27.
428.
本文在对耿马盆地进行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盆地中新统的地震相类型和展布,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种参数,进行了沉积相解释,认为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含煤沼泽等相带,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产出的关系,认为耿马盆地有一定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429.
430.
根据湘渝黔东部山区地质灾害特点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及预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以前的暴雨研究成果,同时建立了高效率的预报流程,为提高湘渝黔东部山区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水平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