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芙蓉锡多金属矿床地处著名的华南东西向钨锡成矿带中段北缘,地处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基底构造岩浆岩带和郴州-邵阳北西向构造岩浆岩带的交汇部位,是新近发现的与A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的超大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22.
乌兰诺尔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含煤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6号煤是区内唯一可采煤层,其显微组分镜质组含量为85.2%~91.0%,惰质组含量为2.0%~13.4%,壳质组在2%以下。测试分析表明6号煤属中灰、低—中高硫、高热值褐煤,其挥发分高,化学反应性好,燃烧时速度快,反应充分,是很好的动力燃料,适用于火力发电。  相似文献   
23.
针对精度差、频率低的浮动车数据特点,给出了空间和拓扑约束下的最短路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基于不同采样频率的匹配结果证明算法准确度高。基于武汉市浮动车数据的匹配结果表明,算法具有高可靠性,可以用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信息提取与特征挖掘。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多剖面动态地气测量方法,在滇西某铅锌矿整装勘查区寻找新的有利找矿靶位.以勘查区已知铅锌矿上的地气异常组合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为对比,结合前人开展的大功率激发极化测量资料,对新捕获的地气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在勘查区西侧确认有规模的新找矿靶位一处.  相似文献   
25.
地气场信息的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四春  刘晓辉  胡波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44-1049
以我国南岭矿集区的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湖南黄沙坪和广西大厂,开展了地气场研究,目的是寻找地气场与矿体的关联规律.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矿致地气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地气异常中成分比例的统计,可以判定隐伏矿体是什么成分的矿体;地气异常的元素组合中,可以提取围岩和岩浆活动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26.
空间U统计量法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传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的局限性,试图在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即散点图)中研究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方法.在二维散点图中,两个波段灰度值的联合分布体现了各向异性的特点,聚类常呈类似椭圆形分布.对散点图中点的频数使用空间U统计量法逐个获得地物聚类的椭圆参数,将每个椭圆内的点映射到遥感图像上,经过目视解译,最终获得蚀变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27.
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对消化污泥和玉米秸秆进行了堆肥化处理。在环境温度为9~15℃和初始C/N比为19.61情况下,第4天堆体温度达到最高温度60℃,堆体温度保持55℃以上时间为9d。污泥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和C/N比下降明显,而NO3--N和重金属含量升高。pH值、电导率、NH4+-N、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子发芽指数在第35天达到84.14%。研究结果表明,消化污泥和玉米秸秆强制通风堆肥在35d达到了腐熟要求。  相似文献   
28.
UCTD(Underway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是一种新型船舶走航上层海洋温度盐度剖面调查设备。文中介绍了国内研制的UCTD样机参加2009年秋季航次海上试验情况,包括试验设备的组成、安装、试验结论和存在的问题等。为了海上现场检验UCTD样机探头测量性能、下降深度、速度和甲板设备的运行情况,共进行了42次投放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UCTD样机的作业时间、测量深度、测量性能和可靠性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试验数据经处理后可获取海洋上层温盐断面数据,实现了UCTD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9.
苏鲁超高压带是否延伸到朝鲜半岛以及用何种方式延伸,成为很多地质学家注目的科学问题。新的研究成果包括:(1)在朝鲜半岛前寒武纪京畿陆块中,识别出一个含有榴辉岩的变质杂岩(洪城杂岩),榴辉岩透镜体出露于花岗片麻岩中,榴辉岩的锆石SHRIMP年龄是230Ma和~880Ma,围岩片麻岩的年龄约为810~820Ma;(2)朝鲜半岛的3个陆块(狼林、京畿和岭南陆块)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岩石组合与演化历史;(3)南北朝鲜两个主要的古生代沉积盆地与华北具有很好的可比性;(4)临津江带和沃川带都不具有碰撞造山带的变质特征。据此提出了地壳拆离与逆冲模式,即华北与扬子陆壳的碰撞带沿朝鲜半岛西缘、大致呈南北走向分布。扬子陆壳俯冲带的深部(超高压部分)未在朝鲜半岛地表出露,下地壳(高压部分)从俯冲带拆离并逆掩到地表(洪城杂岩),以透镜体(岩片)状插入京畿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杂岩中,没有形成横穿朝鲜半岛的变质(造山)带。临津江带和沃川带有可能是扬子陆块的上地壳,它们从下地壳拆离、逆掩到地表,现在的展布状态是受到中生代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30.
胡波  蒋弥  王兴旺  孙倩 《测绘工程》2009,18(2):46-50
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应用的一个拓展。雷达图象的差分干涉可用于监测厘米级或更微小的地表形变,以揭示许多物理现象,如地震形变、火山运动、大气变化、冰川漂移、地面沉降以及山体滑坡等。实验选取典型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三幅欧洲空间局ERS1和ERS2的C波段数据,采用三轨法,成功提取了上海市相隔20个月的地面沉降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