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细长杆与圆孔孔壁接触碰撞问题的动力间隙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任意曲率的细长杆节点和圆孔孔壁之间构造一种虚拟单元--动力间隙元,将任意曲率的细长杆与圆孔孔壁连接起来,使其间的接触碰撞问题转化为平衡方程问题。文中针对石油工程中钻柱这类典型的细长杆与圆形井壁的接触碰撞问题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动力间隙元能较好地解决细长杆(如钻柱)与圆孔孔壁(如井壁)的接触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33.
“960628”黄淮气旋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汛前淮河流域首场大暴雨,是在有利的环境背景下,低层低涡切变线发展,诱生地面气旋,形成了一个较深厚的天气尺度暴雨系统。通过对一些物理量分析,得出几点不稳定能量释放和上升运动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35.
基于表层卫星遥感观测的中深层海洋遥感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异常及其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如何从现有的海洋表层遥感观测资料提取海洋内部关键动力环境信息场是具有挑战性的海洋遥感技术前沿。本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通过卫星遥感观测获取的多源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SSWA)),选择最优参量输入组合,感知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并用实测Argo数据作精度验证。结果表明SVR模型可准确估算全球尺度的STA(1000 m深度以浅);当SVR输入变量为2个(SSHA、SSTA)、3个(SSHA、SSTA、SSSA)、4个(SSHA、SSTA、SSSA、SSWA)时对应的平均均方差(MSE)分别为0.0090、0.0086、0.0087,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43、0.457、0.485。因此,除了SSHA和SSTA外,SSSA与SSWA的输入对SVR模型的估算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STA的估算精度。在全球增暖与减缓背景下,该研究可为从表层卫星遥感观测提取海洋内部热力异常信息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利于拓展卫星对海观测范围。  相似文献   
36.
丁旭亭  苏华  虞利军 《探矿工程》2015,42(11):62-65
普通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适用于砂层、砾石层、硬土层及软岩层,不适用于硬度较高的岩石层。经改进钻头,加装加压系统、冷却系统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可用于块石填土层、卵石层及较软—较硬基岩的钻进,拓宽了适用范围。工程实践证明,该嵌岩技术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7.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在9210工程中使用IBM路由器,地市气象局采用铁通X.25广域网卡,使省、市局通过X.25线路实现了广域网的互连。建网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网络安装、配置、排错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8.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Kalamycin(1),Medermycin(2),Menoxymycin-B(3),spatozoate(4),邻氨基苯甲酸(5),3-吲哚乙醇(6),1-乙酰基咔啉(7),对羟基苯基乙醇(8),吲哚-3-乙酸(9),吲哚-3-甲酸(10)。  相似文献   
39.
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遥感反演的季节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星遥感反演海洋内部多时相、大尺度热力结构信息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复杂、多维的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的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SSWA)),反演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1000 m深度以上)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并用Argo实测数据作精度验证,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以及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在全球及洋盆尺度上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全球海洋16个深度层位的平均R2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0.53、0.60、0.54、0.66,NRMSE分别为0.051、0.031、0.043、0.044。随着季节的变化,模型反演性能有所波动。模型在印度洋的反演效果最佳,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上的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71和0.18 ℃,而大西洋的反演精度最低,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46和0.25 ℃。研究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适用于全球不同季节的STA遥感反演,且在不同洋盆上均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季节上,上层STA有明显变化信号,空间异质性显著,但300 m以深,STA信号较弱且基本不随季节变化。本研究可为长时序、大尺度海洋内部参量信息遥感反演与重建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深海遥感方法。  相似文献   
40.
海水淡化中浓海水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海水淡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日趋成熟,经济性亦日趋合理,国家已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应用前景广阔,但提取淡水后将产生大量高盐度海水。一般1t海水淡化后,要排放0.65t左右盐度在52以上的浓海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镁、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