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42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使用2001—2008年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等,制定统一标准统计并详细列出了2001—2008年的灰霾与清洁过程清单,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通过天气学分析方法以及矢量和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天气形势以及珠江三角洲近地层风对严重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的影响。(1)低能见度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尤其与复合污染密切相关。(2)无论是灰霾过程还是清洁过程,用大气能见度和API作为两个参考指标所选的过程所分布的季节是非常一致的,但具体时段不尽相同。(3)典型灰霾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4月,造成灰霾的天气形势主要是高压变性出海。典型清洁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3月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以及5—9月的雨季,其影响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台风影响。(4)矢量和的分析说明灰霾过程与气流停滞区关系密切,而清洁过程则与强水平输送有关。  相似文献   
22.
广州市气溶胶质量谱和水溶性成分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6年9月—2007年1月在广州市采集的气溶胶粒子的质量谱和水溶性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广州市各测点的气溶胶质量谱基本呈双峰或三峰分布,细粒子浓度占气溶胶总浓度的四成到六成;在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2-和NO3-,浓度最高的阳离子是NH4+和Na+;各离子多呈三峰或是双峰分布,但不同离子的峰值不尽相同;广州市的粉尘污染逐渐减少,而NH4+浓度迅速增大;相对土壤,只有Na+和NH4+富集度比较大,SO42-和K+有一定富集;相对海洋,F-的富集度非常大,其他离子则无明显富集;Cl-被严重耗损;致酸离子以SO42-为主,NO3-作用较弱些;SO42-和NH4+谱分布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在细粒子和巨粒子粒径范围有共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23.
利用广东省惠州市区2013—2016年逐日、逐时的环境和气象资料,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东侧惠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惠州市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特征, 10月臭氧平均浓度最高, 臭氧超标日和污染日主要出现在7—10月。惠州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变化, 06—08时最低, 最大值出现在午后14—15时。臭氧浓度变化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低浓度臭氧大多出现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大、云量较多伴有降水、日照时数较小的天气, 臭氧浓度超标多出现在气温较高、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小、云量较少一般无降水、日照充足的天气。惠州市臭氧超标主要出现在地面和低空偏西风下, 这可能与惠州市处于珠三角城市群下风向的区域污染输送有关。   相似文献   
24.
利用惠州市区2013—2016年逐时的风向风速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风向风速与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地理位置和盛行风向对惠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惠州市污染物质量浓度与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当风向为ESE、SE、SSE、S、SSW时,SO_2、CO、NO、NO_2、NO_x、PM10和PM2.5的全年平均质量浓度最低;当风向为SW、WSW、W、WNW、NW时,全年平均质量浓度最高。O_3在风向为WSW、W、WNW、NW时,全年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风向,均在72μg/m^3以上。在冬半年,当风向为偏西北风时,SO_2、CO、NO、NO_2、NO_x、O_3、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年平均相比增加了5%~33%;当风向为偏南风时,SO_2、CO、NO、NO_2、NO_x、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年平均相比减少了3%~17%。②地理位置、盛行风向和周边城市分布与惠州市空气质量密切相关。位于惠州市国控点东侧的河源市和汕尾市或南海海域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低,空气质量优良率高,惠州市东北风和东南风全年出现频率分别为40.3%和27.3%;而位于惠州市国控点偏西侧的广州市和东莞市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较高,空气质量优良率较低,惠州市偏西风全年出现频率(有W的合计)仅17.8%。  相似文献   
25.
统计软件SPSS在气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首先介绍统计分析与预报在气象业务和研究中的作用,指出当前气象部门普遍缺少统计工具;然后简要介绍了统计软件SPSS,并以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为例,简要介绍了应用SPSS统计分析的过程;最后指出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的统计软件SPSS在气象业务和科研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气象工作者的统计分析和预报能力,提高气象部门多轨道服务能力都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6.
风廓线仪研究现状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廓线仪是新一代大气遥感测风系统。简述了风廓线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其应用研究现状,采用澳门和香港风廓线仪资料分析了热带风暴“圆规”影响时的特征,表明在热带风暴的影响下,风向转变非常快,并且在其登陆前后风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澳门和香港风廓线仪资料的对比及香港风廓线仪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对比分析可见,风廓线仪测量的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相似文献   
27.
气象高塔数据资料弥足珍贵, 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将为后续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此外, 利用塔基观测资料计算空气动力学参数有助于校正模式空气动力学参数理论值。对2017-2018年深圳356 m气象梯度观测塔共13层的每10 s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温度探测资料进行数据质量控制, 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和数据质量控制后的气象梯度观测塔近地层(10 m、20 m、40 m、50 m和80 m) 1分钟平均的风温资料,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迭代计算了近中性条件下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结果表明: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的气象探测资料数据质量很高, 连续两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1.28%, 数据错误率为0.01%。近中性边界层条件下, 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均值为0.35 m, 零平面位移均值为5.33 m, 结果合理可信。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参数受下垫面非均匀性、植株柔软性、气流来向、风速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8.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the vertical wind field structure,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PM2.5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In October 2012, an exceptional air pollution event occurred in the PRD, an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M2.5 was registered at some stations. During days with PM2.5 air pollution, the wind speed was less than 3 m s-1 at the surface, and the vertical wind field featured a weak wind layer (WWL) with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1000 m. The me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height was less than 500 m during pollution days, but it was greater than 1400 m during non-pollution days.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PM2.5 concentration and the ventilation index (VI). The VI was less than 2000 m2 s?1 during PM2.5 air pollution days. Because of the weak wind, sea–land breezes occurred frequently, the recirculation factor (RF) values were small at a height of 800 m during pollution days, and the zones with the lowest RF values always occurred between the heights of 300 and 600 m. The RF values during PM2.5 pollution days were approximately 0.4 to 0.6 below a height of 800 m, reducing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the wind field to only 40% to 60%. The RF and wind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d that sea–land breezes were highly important in the accumulation of PM2.5 air pollution in the PRD. The sea breezes may transport pollutants back inland and may result in the peak PM2.5 concentrations at night.  相似文献   
29.
香港地区空气污染的典型天气背景形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香港地区2000~2005年共6年每小时一次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和NCEP/NCAR 2.5 °×2.5 °风场、气压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香港地区空气污染指数特征以及典型天气形势对香港地区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年,香港地区空气污染日逐年增加,空气污染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部分监测站空气污染日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3月,其次是7~9月,出现次数最少是在4~6月;造成香港地区空气污染典型的天气形势有热带气旋型、大陆冷高压型、入海变性高压型和低压槽型四类.  相似文献   
30.
With the hourly data of Air Pollution Index (API) by Hong 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HKEPD) during the 6 years of 2000 - 2005 and NCEP / NCAR reanalysis data of 2.5° × 2.5° wind and pressure fiel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I in Hong Kong area and the impacts of typical weath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air pollution in Hong Kong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 API exhibits obvious seasonal variability as the number of air pollution days increases by the year. For most of the lo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t is the most from January to March, a little les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and the least from April to June. (2) There are four typical types of weather situation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ir pollution in Hong Kong: tropical cyclones, continental cold highs, transformed highs that have moved out to sea and low pressure troug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