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为了进一步提高RISE系统高分辨率网格化预报产品的准确率,同时考虑到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地学领域的有效应用,采用2019—2021年高分辨率RISE系统数据,设计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ise-Unet,实现了未来4~12 h地面2 m温度、2 m相对湿度、10 m-U风速以及10 m-V风速预报结果的订正。订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分标准,与RISE原始预报结果相比,基于Rise-Unet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温湿风预报结果的准确率。该基于深度学习的Rise-Unet偏差订正技术可应用于RISE系统的后处理模块,对提升RISE系统百米级分辨率或其他高分辨率模式系统格点预报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利用青海省西宁市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和701雷达探空系统定时探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各标准等压面层的高度、温度、湿度、风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同时对500hPa高度、温度及其差值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感应灵敏,滞后误差小,所获资料离散性小,更加稳定可靠;L波段雷达系统高度、温度的测值比701雷达系统的测值偏高,湿度测值却偏低,07时偏高或偏低比19时明显,500hPa及其以下两者测值接近,差值较小,温度差值分布较高度差值分布集中;两种探空仪灵敏度的高低在对流层顶附近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差异更加明显;各层之间比较:高度平均绝对差值随着探测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平均绝对差值随高度的变化不尽相同,在温度突变的对流层顶附近差值幅度较大,同样当湿度变化剧烈时,其差值幅度也相应增大;风的变化随机性较大,总体上风向在对流层底部尤其在摩擦层内偏差相对较大,但随高度变化呈减小趋势,相反,风速平均绝对差值表现出随高度变化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南宁市太阳能日辐射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春霞 《广西气象》2006,27(1):31-33
根据南宁市1995~2003年9a的逐日太阳总辐射资料,建立了用其他气象要素估算不同季节太阳总辐射量的经验公式,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4.
在岩石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岩相互作用、表面物理、电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型及矿化度变化对阿尔奇模型中的m、n值以及Waxman-Smits模型中B参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型及矿化度的变化不仅对m、n、B值产生影响,由于在不同的浓度范围内,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颗粒表面偶电层厚度及平衡离子活动性的影响不同,还导致Archie公式中的m、n值以及Waxman-Smits模型中的B参数在不同矿化度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低矿化度情况下,m、n、B值随着矿化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而当矿化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后,m、n、B值趋于稳定,此时的岩电参数是偶电层中扩散层消失后岩石电学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卫星数据的北京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在气象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以卫星数据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重点对植被覆盖指数与土地退化指数进行了方法研究,并以北京2006年第二季度为例开展了以区县为评价单元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卫星数据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信息提取及评价方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刘波  李大军  何湘春 《测绘通报》2006,(4):58-60,64
介绍利用全站仪参考线测量与传统放样相结合的方法,详述它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地下管线施工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最后讨论实际放样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7.
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及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总被引:10,自引:15,他引:10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闪石、磁铁矿等暗色矿物组成的条痕状构造为野外主要识别特征,具有弱负铕异常(Eu/Eu=0.47~0.65);tDM变化范围为2.40~2.82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2.175Ga左右。斑状花岗岩类以巨斑状和环斑状构造为主要识别特征,样品弱负铕异常(Eu/Eu=0.30~0.86);tDM变化范围为2.42~2.57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1.875Ga左右。统计的N(tDM)-t图解分析表明,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深部地质过程经历了两幕岩浆底板垫托作用,底侵时代的峰值分别为2.5~2.4Ga和2.2Ga左右。利用εNd(t)-t图解,结合Pearce构造图解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晚期底侵加热作用导致了以早期底侵体和太古代老地壳为主的物源的熔融,并在裂谷背景下侵位形成角闪二长花岗岩(A型花岗岩),而斑状花岗岩类则是之后的造山运动进入后造山构造体制转换期时就位的。两幕底侵以及后期的造山运动构成了本地区在古元古代的主要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丹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新的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原先划归于古元古代的丹东花岗杂岩现在被确定为中生代岩体。其岩浆型环锆石带的年龄代表结晶年龄,为167~157Ma;但是这些锆石的核部年龄主体为古元古代。本文侧重探讨丹东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论证其起源和产生的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丹东花岗岩体具铕异常(Eu/Eu~*=0.59~1.41),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安第斯型构造背景下的花岗岩特征一致,其t_(DM)和ε_(Nd)(t)变化范围分别为1.93~2.30 Ga和-17.95~-21.32。ε_(Nd)(t)-t图解显示丹东花岗岩的源岩以古元古代中酸性壳源岩石为主。构造环境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岩浆弧。结合中生代丹东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认为丹东花岗岩体的起源和侵位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在ECMWF北半球的500hPa高度、850hPa温度、地面气压的0小时分析场上选取因子,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温度和降水进行了预报及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释用数值预报产品对于德阳各站的温度预报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β-胡萝卜烷、甾烷与萜烷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相对比值参数均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变化。通过人工混合配比实验创建的三角形图版判别验证,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的平均贡献为65%左右,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平均贡献分别为20%和15%左右。按照彩南油田原油全油碳同位素以及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范围判别,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为55%~70%左右,三叠系和二叠系均为10%~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