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7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2007年,我们发起了一个主动地震和被动地震的地震学实验,实验地点是Bear岛附近的巴伦支海大陆边缘、Mohns海岭和Knipovich海岭之间的结合部和大西洋东北部的扩张轴。2007~2008年间的野外实验主要是安装几台地震仪器,实施相关的野外操作。这项研究的目标是大陆边缘沉积盖层至上地幔的地球结构和动力学机制,因为该大陆边缘包含一个非常厚的沉积楔和至少一个古断裂带。  相似文献   
112.
环北极地球物理和基岩资料汇编项目由几个国家(俄罗斯、瑞典、芬兰、丹麦、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挪威)的代表机构执行。本项目编制了一套以60°N为界的北极区1:500万地顷和地球物理数字图集。  相似文献   
113.
一个显著的三叠纪大型斜坡沉积体系从Gardarbanken高地一直延伸到Kvitφya,并继续向西延伸直至Edgeφsya和Nordaustlandet之间。在Kvitoya,古近纪期间的构造抬升使三叠纪的沉积层遭受了侵蚀,但是没有地震资料显示Kvitφya是这个三叠纪斜坡沉积体系的北界。  相似文献   
114.
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是俄罗斯油气工业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在过去20年里,俄罗斯石油工业主要注重于重新开采上世纪60、70年代发现并已开采的储层和圈闭。但是俄罗斯陆架区,尤其是北极海区蕴藏巨大油气潜力。当然,远离陆架的北极区矿产资源即使相当丰富,要开发却相当困难。这样一来,独特的巴伦支海陆架不仅因其富含油气资源而值得注意,还可以作为将来开发的实践区,为将来勘探那些难以涉及的北极远海新勘探区积累经验。从大陆转向近海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需要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需要在世界油气工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培训他们,使他们能在勘探矿产资源的实践中将基础知识、经典理论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5.
作为国际极地年活动的一部分和世界地质图委员会的有关目标,环北极国家合作编制了一份1:500万的基岩地质图和相应的数据库。立体图件覆盖到60°N的陆地和近海,印刷版直径1.3m,每个图幅附有图例。  相似文献   
116.
Spitsbergen构造区位于欧亚板块西北角,这是重建北大西洋和北极西部地质史的关键区域。目前解释的Spitsbergen构造区,是加里东造山运动期由四个各具前加里东构造史的块体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7.
地球物理综合研究(CDP反射放炮、折射放炮、高分辨率连续地震剖面、海磁调查、海上重力调查以及底质取样)等资料揭示了Spitsbergen大陆边缘西南海域(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坡坡脚)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8.
Timan-伯朝拉油区晚泥盆纪生物礁是可以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聚集的高孔隙性储层。本文提出了晚泥盆纪生物礁系统生长和单礁的形成模式,当时欧洲地台东部因乌拉尔大洋的沉陷而成为破裂大陆架,Timan伯朝拉含油气盆地的西部同时是古Timan的斜坡。礁系统生长模式为:海进和相对高水位期,在盆地边缘形成的障壁坝把陆架浅部和陆架深部拗陷分开;其后的相对低水位期形成一个新的进积型阶地,陆架浅部和深部拗陷的障壁坝往ENE方向迁移,下一次高水位期在已形成的进积型阶地之上又发育新的生物礁。  相似文献   
119.
在鄂霍次克海地区可划分出3个主要的新近纪沉积旋回:第一旋回:厚逾1000m的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旋回;第二旋回:厚达2000m的中-晚中新世旋回;第三旋回:厚约1000m的上新世-第四纪沉积旋回。厚度最大的地方位于库页岛东北边和堪察加半岛西边的近海区。这些旋回的划分以具侵蚀面的区域性不整合为依据,每个旋回都以厚度为几米、几十米至成百上千米不等的粗粒碎屑沉积物(砾岩,含砾砂岩)开始,旋回中部由砂页岩(粉砂质砂、泥岩或页岩、硅藻土)组成,旋回上部为厚达100~300m的海退沉积序列或者陆相含煤沉积。  相似文献   
120.
南海中建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解释中建南盆地重、磁、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阐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对比地震层序,应用地震相解释等手段分析新生代沉积特征,利用实际资料讨论南海西缘断裂以及盆地的断裂系统与基底属性,初步探讨盆地的成因及构造演化,进而阐述其油气远景。根据界面的不整合标志,划分对比了T1、T2、T6、Tg四个反射界面,相应地分为T6-Tg(早第三纪)、T2-T6(晚渐新世末-中中新世)和T0(海底)-T2(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