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331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31.
注浆法处理建筑物下陷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注浆法处理软弱地基建筑物下陷的实例.研究注浆原理.分析注浆效果.论述提高注浆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2.
OpenMP并行计算在卫星重力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一代卫星重力数据处理中的计算密集型任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需要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效率的几个关键任务。对不同的并行手段进行了比较,采用了OpenMP并行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并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并行计算能明显提高GRACE/GOCE任务的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33.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邱振  邹才能 《沉积学报》2020,38(1):1-29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工业化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迫切需要创新构建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理论。通过简要概述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基本内涵,提出“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概念,综述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与页岩油等典型非常规油气层系沉积学研究进展,并展望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研究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挑战。研究指出非常规油气资源沉积富集与重大地质环境突变密切相关,是全球性或区域性构造与海(湖)平面升降、火山活动、气候突变、水体缺氧、生物灭绝与辐射、重力流等多种地质事件沉积耦合的结果。未来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出发,采用“非常规思想”,以地质事件分析思维深入开展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研究,为寻找非常规油气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4.
特定多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的吸附剂对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大多在溶剂中合成,且为粉末状的形式,但在合成方法优化和实际应用便捷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水体中的汞污染,采用简单快速的机械研磨法以1,3,5-三醛基间苯三酚(Tp)和硫脲(TU)制备硫掺杂的多孔有机聚合物(TpTU)与壳聚糖(CS)复合材料TpTU@CS。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N2吸附-解吸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对TpTU@CS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证实了TpTU@CS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由于在分子网络中引入了-C=S-基团,合成的TpTU@CS在水溶液中对Hg(Ⅱ)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和亲和力,吸附容量高(249.21mg/g),吸附动力学快(10min)。通过表征分析得出,TpTU@CS捕获Hg(Ⅱ)的主要机制是C=S中S与Hg的键合以及C-N与Hg(Ⅱ)的配位相互作用。与其他研究相比,TpTU@C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且具有易于处理和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同时,该复合材料TpTU@CS对于Hg(Ⅱ)低浓度污染的实际水样和高浓度的加标水样,均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可...  相似文献   
735.
非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优质成矿带富集;资源禀赋优良,分布集中度高,易于开发,且开发潜力巨大;矿业在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外,非洲还是中国重要的海外矿业合作伙伴,中非矿业贸易合作优势互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市场潜力。笔者归纳中非矿业合作的3个阶段,指出中非矿业合作从小到大,大有可为,并逐步形成了外交、政策和金融3大保障机制。通过梳理42个中非矿业合作项目典型案例,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当前中资矿企投资非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基于构建中非矿业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矿业合作建议:(1)加快推进中非矿业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矿业市场大循环。(2)强化矿业金融合作。(3)积极协助非洲矿业治理,促进非洲矿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36.
为更好地保护沿海水环境和水生态功能,亟需探究陆源溶质在滨海分层含水层中的迁移机制。构建二维分层含水层数值模型,采用地下水软件SUTRA-MS模拟分析潮汐作用下陆源溶质在分层含水层中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1)与均质含水层相比,弱透水层的存在会延长溶质在含水层中的滞留时间、增大溶质最大扩散面积、削弱溶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程度;(2)弱透水层能够降低陆源溶质向海水排放的最大通量,并且延长溶质排放的持续时间;(3)溶质扩散面积、弱透水层中溶质残余量、水平和垂向扩散程度等对弱透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和厚度的敏感性优于弱透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737.
混凝土防渗墙是深厚覆盖层地基上修建土石坝的主要坝基防渗结构,是保证大坝安全的关键防线,因此,精细模拟防渗墙的受力状态,对于合理评价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增量迭代法和有限元-比例边界有限元耦合方法,实现了土石坝应力变形的跨尺度精细化分析,克服了中点增量法求解局部强非线性问题时精度低的缺陷;发现了防渗墙-心墙接头附近和防渗墙底部土体剪切带的局部大应变特性,阐明了传统方法无法描述土体局部大应变而高估防渗墙应力的机制;提出了设置薄层单元来模拟应变局部效应的高效计算方法,实现了超深覆盖层上高沥青心墙坝防渗墙受力状态的三维精细化分析。本研究发展的有限元-比例边界元-增量迭代法-预设薄层单元的跨尺度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为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防渗墙的安全评价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38.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相似文献   
739.
天山北麓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交汇带,沉积环境独特,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囿于年代校正不确定性、代用指标的多解性以及地形地貌格局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全新世时期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和气候演化模式研究,尚存在不同认识。重建该区域的中晚全新世环境演变历史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有助于加深对天山北麓冲积平原沉积环境演化时空特征的认识。本文选取天山北麓中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四个典型冲积-湖积-风积地层剖面为研究材料,以光释光(OSL)测年确定地层绝对年代,综合沉积构造特征、沉积物粒度参数和石英砂表面微结构特征分析,探讨河流下游中晚全新世冲积-湖积平原沉积序列的演变过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剖面主要由黏土、粉砂和极细砂含量较高的河湖相沉积构成,靠近北部沙漠边缘以极细砂、细砂为主的风成砂层明显增多,形成以冲积相、湖沼相和风沙相交替叠覆的沉积序列,其沉积相组合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2)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常见冰川、流水、风力等多种外营力作用的痕迹,表明河流下游平原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山区冰川搬运、磨蚀的碎屑物质,并经流水和风力分选后成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重要物源;(3) 7.59~6...  相似文献   
740.
辽河拗陷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东三段是该区域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系。综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利用碎屑组分、重矿物、沉积要素以及岩相与测井结合分析,对研究区东营组东三段物源和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东三段存在三个物源方向,分别为北部自北向南方向、东部自东向西方向,以及西北部月东潜山方向;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受构造背景与物源的控制,东三段三个亚段沉积相分布比较相似,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东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滩坝沉积,西北部为滨浅湖滩坝沉积。研究结果为滩海东部东三段后期勘探和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沉积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