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爆炸对云滴碰并增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m3云室中进行了一组研究爆炸对云滴碰并增长影响的试验。用一个模拟爆炸源产生冲击波,通过沉降取样和FSSP观测爆炸前后的滴谱变化。沉降取样结果表明,在爆炸声压级130 dB作用后的2分钟内,滴谱变宽,较大云滴浓度增加。从室内试验看,爆炸冲击波似乎能促进云滴的碰并过程。本文结果为爆炸对暖云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2.
73.
黄土高原尘沙作为大气冰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黄土粒子直接撒入云室进行成核率检测,在–15℃时成核率可高达4×106/g。这些结果可解释在沙尘暴期间观测到的大气冰核的高浓度。从中国黄土高原扬起的沙尘粒子为下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冰核。  相似文献   
74.
高效碘化银焰火剂及其成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新研制的两种高效碘化银焰剂BR-88-5和BR-91-Y。据云室检测,它们的成核率在—7.5——20℃时均可达到1015/gAgI,其中BR-91-Y焰剂具有更高的核化速率。两种按国外配方制作的焰剂也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对比。对焰剂燃烧产生的气溶胶作了物理化学性质检测,X光衍射分析表明,BR-91-Y焰剂产生的气溶胶中AgI仍然保持六方晶系,其点阵参数比AgI本身及其他AgI复合核更接近于冰。结合其他检测,讨论了新焰剂具有优良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太阳 X 射线像用于研究日冕等离子体特性。处理与归算宽波段太阳 X 射线像,从而精确地测定太阳日冕等离子体物理参数。本文是其第一部分,从理论上略述太阳 X 射线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银川断陷盆地地壳结构与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跨银川断陷盆地,完成了一条长68.9 km的高分辨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首次获得了银川盆地地壳精细结构、地堑型断陷盆地深部断裂系(黄河断裂、银川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特征及深浅构造关系.结果表明:银川断陷盆地上地壳为双程走时8 s(深度约20 km)反射面以上的区域,上地壳上部地层层位丰富,地层分段连续性较好,上地壳下部地层分层特征不明显,地质构造简单;下地壳(8~13 s)反射能量较弱,反射同相轴不明显;下地壳下部壳幔过渡带(13 s附近)由一组能量较强、持续时间较长(1.5 s)的反射波组组成,厚度约4.5 km.芦花台断裂、银川断裂分别于12~12.5 km、18~19 km深处交汇于贺兰山东麓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于28~29 km深处交汇于黄河断裂,黄河断裂为错断Moho面的深大断裂,银川地堑为以黄河断裂为主,其他断裂为辅组合而成的负花状构造.根据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断裂的相互关系,认为贺兰山东麓断裂对1739年平罗—银川8级地震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以银川活动断层试验探测为例,介绍了第四纪巨厚沉积区隐伏断层多手段、多层次探测的步骤与方法。在对前人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银川市兴庆区新渠梢村为综合探测试验场。首先,分层次布施道间距10m、5m和1m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由深至浅将银川隐伏断层主断层逐步控制在可以布施浅钻勘探的程度。然后,实施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确定了断层的准确位置和倾角,获得了由钻探资料可分辨的断层上断点埋深8.3m的信息。最后,通过大型探槽开挖,查明了断层实际上断点埋深1.5m和5期古地震活动事件。结合地层年龄的初步测定,得出了银川隐伏断层主断层中—晚全新世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浅层人工地震P波和S波资料揭示的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沿剖面不同深度的地下细结构图像,揭示了老鸦陈断层的形态和特征。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近系(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相似文献   
79.
地震勘探方法是隐伏断层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而地震勘探的探测参数是影响探测效果和断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银川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例,并结合石油地震勘探剖面结果和钻孔地质资料,阐述了在第四纪覆盖层较厚的地区,由深至浅追踪目标断层形态和确定断层上断点空间位置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位置、判定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导了国内首见的呈角闪石假象的铁铝榴石。假象矿物产于山西省垣曲地区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根据其化学成分与测定、X射线粉晶分析与光学性质确定其为铁铝榴石。矿物呈红褐色,玻璃光泽,条痕无色,比重4-25,硬度6-5~7-0 ,突起很高,N> 1-780,均质性,局部显现光学异常。化学成分:SiO2 36.99,FeO33-60 ,Al2 O3 21.62,MnO3 .00 ,MgO2 .89,CaO1 .13( %) 。主要粉晶线条2-566(100),2-80(55),2-11(46) ;与标准铁铝榴石线条吻合。指标化后求得α为11-58 nm 。晶面符号及投入吴氏网后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晶形为角闪石,因而确定其为呈角闪石假象的铁铝榴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