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6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38篇
  1976年   58篇
  1975年   45篇
  1974年   16篇
  1966年   22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2004年2月2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党和国家领导人为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代表颁奖。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位获奖代表就是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  相似文献   
27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对重金属元素毒性具有拮抗作用,通过食物链转化方式获得硒是人体最主要和最安全可行的途径.以荔波县大面积分布的天然优质富硒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了 30组水稻籽实和配套根系土样品,据此评价稻米食用安全性,研究水稻—根系土系统硒含量关系,探究土壤理化条件对水稻硒吸收运移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区富硒...  相似文献   
273.
274.
1 研究内容和目标“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 82 0 -0 3 -0 4 )”研究课题属于国家 863计划海洋技术研究领域。该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负责 ,参加单位有中南工业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同济大学和长春科技大学。该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我国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为即将开始的我国海域区域地质调查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为发展我国的海洋电磁探测奠定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1 )海底大地电磁仪器的研制 ;( 2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研究 (包括理论和海上作业技术研究 ,以及海上试验研究 ) ;( 3 )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和解释系统研…  相似文献   
275.
致读者     
今天与尊谋面的《海洋科学》已非昨日那个二十年如一日的双月刊,而是崭新的月刊了。这在国内海洋科技期刊,尤其是排名在500家“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里的海洋期刊中,恐怕暂时也算鲜见。促动我们下决心实施这一举措的,固然是历史潮流的涌动,是为了祖国海洋科研创新事业的进步所致,但大部分原因还在于自身生长的需要,遵循适正道者而生存的自然法则吧。这是实话实说,为了勿需再向读者诸君做更多的表白,以求能博得看者多多少少的理解和支持。不管是少部分的原因还是大部分的缘由,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刊物办好,而不是将这个月刊办…  相似文献   
276.
<正> 1997年6月24日,中国林科院以科改字(1997)83号文批准我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三年来,我们按照院批复指示精神,结合我所的具体实际,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研为基础,产业为支柱”  相似文献   
277.
278.
279.
280.
利用鄂东南6个国家气象站和135个区域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枇杷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筛选出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10.0℃活动积温、最低气温≤-3.0℃的日数、5月平均气温≥25.0℃的日数、年降水量、8—10月降水量以及坡向、坡度等9个适宜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生态适宜度方法,在ArcGIS环境下对鄂东南枇杷种植生态适宜性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影响鄂东南枇杷种植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是年最低气温和最低气温≤-3.0℃的日数。全区可分为枇杷种植生态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西北部的沿江、沿湖区域为最适宜区,可以发展枇杷早熟品种;中部和东南部海拔高度100~250 m的区域为适宜区,适宜种植枇杷中熟品种,而海拔高度为251~450 m的坡地为次适宜区,可以发展营养和功能价值俱佳的中晚熟品种;中部和东南部海拔高度在450 m以上的山区为不适宜区。经初步验证,鄂东南枇杷规模化种植区生产实际与区划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划结果可为鄂东南枇杷种植产业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