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 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经济开发时的冻土研究高潮之后,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为研究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的气候变化与冻土退化对管道工程地基基础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7年7-8月组织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环境"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区域涉及大兴安岭西坡从漠河(不连续多年冻土区)至阿尔山(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以及东坡从漠河、大杨树(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至嫩江平原北部大庆附近(季节冻土区).考察中发现多处重要古冻土遗迹和重新研究了乌玛和伊图里河不活动冰楔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演化和变化.考察过程中,对大兴安岭(漠河-黄岗梁)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优势种(兴安松和章子松)树木年轮进行了系统采样,以详细研究小冰期晚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考察结果表明: 最近50 a来,受显著气候变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已经产生显著退化,南界有较大幅度(40~120 km)北移.根据最新预测表明,在未来50~100 a气候变暖情景下,多年冻土将继续退化,但面积上的变化将较慢.这可能归结于东北地区较好的地表覆被条件和丰富的地下冰、雪盖减少,以及可能显著增强的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在冬季形成的强大、稳定和广泛的大气逆温层结对兴安-贝加尔型冻土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2.
岩石物理相的控制因素及其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今以“相控论”为主导、以地层及岩性等隐蔽型油气藏为主要目标的油气勘探阶段,岩石物理相在优质储集体预测、储层参数评价和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等储层地质学领域体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对于其分类命名方案则尚未达成共识,目前虽有以数学为主和以地质研究为主的两大类划分方法,但这些方法要不适用条件有限,要不划分依据存在缺陷,且命名法则相对并不科学.基于以上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论”的岩石物理相划分方法,即通过岩石物理相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相、沉积相和成岩相的叠加与复合来对其进行分类命名.最后以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须二段储层为例,在对其构造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三者的有机叠加与耦合对其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并提出了相应的定量表征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与天然气产能的关系,利用岩石物理相寻找优质储集体及含气有利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划分方法从地质相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影响油气富集的各因素,避免了从单一因素出发而造成的误差,能实现油藏精细描述,另一方面对岩石物理相的命名也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83.
湘中涟源凹陷为晚古生界的负向构造单元。经历了印支、燕山期较强烈的改造,具有较复杂的成藏过程。本区的生烃史以及包裹体的分析资料表明,本区曾经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生、排烃事件,其中,晚二叠—早三叠世是本区的第一次(主要)生、排烃期,早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为油气的聚集成藏准备了大量的构造圈闭,因此,印支期是本区油气主要聚集期。晚三叠—早侏罗世是本区的第二次生排烃期,早侏罗世末的燕山运动,对印支期的构造进行改造,导致部分油气调整、散失的同时,为新生成的油气和重新分配的油气二次成藏准备了一批新的构造圈闭,是本区油气的改造、调整期。但燕山运动仍未完全打破印支期的构造格局,因此印支期的背斜带依然是本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晚燕山—喜山期强烈的隆升剥蚀,部分背斜带形成“天窗”构造,故印支期背斜带的翼部或倾覆端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也是本区上古生界油气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84.
近年来全国城市地价呈明显上升态势。据全国地价动态监测分析.2003年全国城市地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商业地价平均增长率为6.92%.住宅地价平均增长率为5.17%.工业地价平均增长率为2.56%。和天津、大连、南京等有可类比性的城市比较.沈阳市的基准地价处在中游偏下的水平.这与沈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因此.沈阳市的地价仍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285.
该文利用日常业务应用的中央台精细化预报(CMA-thin)、中国T639、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日本气象厅(JMA)4个预报中心的预报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对各预报中心中影响道路结冰的气象因子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72 h预报内在不同时刻起报场中,T639在08时起报的相对湿度效果最好;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0℃以下的气温预报准确率EC细网格最高;降水预报以JMA最优。该结论一方面为贵州中西部道路结冰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提供最优要素选择;另一方面使预报员在多个数值预报中相对信任某个预报中心的要素预报,缩短了预报员的参考和选择时间。最后通过2012年12月29—31日道路结冰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很好地验证了上述检验结论。  相似文献   
286.
我国对水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各项指标与饮用水源标准的比较,关注的是超标情况,而对相关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本文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鲁中南地区的双村岩溶水系统中2种化学致癌物[As、Cr(Ⅵ)]和7种非致癌物(Hg、F、CN-、NO-2-N、NH+4-N、NO-3-N、酚类)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个别采样点的NO-3-N、NO-2-N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由基因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Cr(Ⅵ)As,由躯体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NO-3-NFNO-2-NHgCN-NH+4-N酚类,且致癌毒物质的危害远远超过非致癌毒物质,Cr(Ⅵ)为首要污染物。研究区地下水的个人健康总风险值介于5.0×10-5~10.0×10-5a-1之间,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其作为饮用水源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7.
西藏地热水的矿化度普遍较高,矿物质种类丰富,本文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同时测定西藏日多温泉地热水中11种主次量元素(钾钠钙镁硅硼锂锶砷铁和硫酸根)的分析方法。使用双向观测模式可确保不同浓度元素的同时检出,且地热水采用1%硝酸介质保存,在5周时间内11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值基本稳定。方法检出限为0.0006~0.0162 mg/L,加标回收率为95.5%~105.8%,精密度(RSD,n=10)均小于6%,实际水样的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基本吻合。本方法为西藏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288.
长江口北支的沉积物输运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在长江口北支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重矿分析,并利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计算沉积物净输运趋势。结果显示,北支上口的沉积物有向下游输运的趋势;大新港至河口处,沉积物大致呈由北支下段向中、上段输运的趋势;北支河口外的沉积物,存在着向河口内输运的趋势。重矿物中稳定矿物与不稳定矿物比值的变化也显示,北支上口、下口处沉积物均向北支内输运,与粒径趋势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上述结果均显示,沉积物向北支内净输运,导致北支河段逐渐淤积。  相似文献   
289.
本文以2006-2009年吕泗渔场海洋学调查和已有相关研究相结合.综述吕泗渔场的地形、地貌、水团与温盐要素特征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吕泗渔场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深水方、单根方主要定置渔具的分布及其渔获性能,并进一步阐明辐射沙脊是该渔场最突出特点,适应该地貌开发出不同类型网具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吕泗渔场当前定置网具属过量发展,渔业资源已衰退,应该加强管理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90.
谢家沟金矿是胶东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焦家式”与“玲珑式”的过渡类型。对矿床3种主要矿石类型、不同中段的22个矿石样品进行了黄铁矿热电性测试,结果表明黄铁矿以N型导电为主,早期形成的黄铁绢英岩中黄铁矿热电系数最大,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黄铜矿绢英岩次之,晚期的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最小;从+130m中段到+242m中段,N型黄铁矿的出现率逐渐变小,热电系数也随之下降,认为矿体的浅部已被剥蚀,N型黄铁矿出现率表现较好的连续性说明深部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