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世晚期沉积的大煤沟组七段页岩(J2d7)记录了该地质历史时期的物源、风化作用及对应的气候和构造特征信息。对钻井岩芯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Al2O3/TiO2,La/Sc,Th/Co,较低的TiO2/Zr,以及TiO2-Zr、La/Sc-Th/Co、La/Th-Hf、La-Th-Sc组成表明大煤沟组七段页岩物源主要为长英质花岗闪长岩。A-CN-K组成特征指示钾交代作用对页岩的影响有限,整体较高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斜长石蚀变指数(PIA)表明物源区经历了中等-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且自下而上,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结合逐步降低的古气候指数C值及增高的Sr/Cu值,可得出在中侏罗世晚期柴北缘地区的古气候条件由温暖潮湿向干旱炎热明显转变,为该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干热化"事件在柴北缘的具体表现,同期构造沉降幅度大于因气候变干导致的湖平面下降速率,为有机质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2.
赵镇  陈刚  胡志刚 《中国地震》2020,36(4):912-923
在北斗全球导航服务进程中,北斗星基增强服务的建设是我国卫星导航事业自身建设和不断完善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星基增强信息定位原理,研究并实现星基增强系统的标准定位算法,采用IGS站点数据及增强信息电文,对WAAS与EGNOS系统服务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在“陆态网络”数据处理中,加入SBAS信息也可对相关误差进行改正。结果表明,加入播发的差分改正信息定位精度相对于伪距单点定位显著提高,平面方向统计均方根残差优于1m,高程方向优于1.2m;研究发现受地面参考站分布区域以及电离层、观测星座的影响,WAAS和EGNOS在定位服务性能覆盖范围内均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从总体分析来看,不同系统空间段GEO卫星播发SBAS消息特性不一,均满足单频定位需求,EGNOS稳定性低于WAAS系统,播发消息时有中断现象,在实时单频定位性能方面,WAAS的服务性能较EGNOS得到更优的解算结果。  相似文献   
93.
冷云中飞机播撒液态CO2的催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9月17日在延安机载PMS探测作业中观测到的资料,对催化作业区域及可能采集到相应作业信息的下风方影响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雷达、地面雨量进行了增雨效果检验。研究表明:催化作业下风云影响区的F-100,2DC和2DP的粒子浓度比背景值均有所增加;雷达回波增强,地面雨量增加,飞机增雨作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拖曳水池中进行立管涡激振动实验时,为了保证采样时间长度,难以达到较高的Re数。流速增大装置可以在不提高拖车车速的情况下增大立管外的流速。利用这种流速增大装置还可实现流速分层流场中细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实验。经过对流速增大装置中的进流段曲线进行优选,发现Witozinsky曲线的总体性能最好。在对流速增大装置进行水池实验和数值模拟后,发现流速增大区域的流速增大倍数接近进流段收缩比,流速增大区域流场比较稳定、均匀,流速增大装置对其外的流场影响很小。此流速增大装置不但可应用于拖曳水池中的立管涡激振动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对流速要求较高的水下航行体的水池试验,如鱼雷、水下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95.
王真立  陈刚  刘雄  李宇 《测绘通报》2016,(11):93-98
结合武汉市东湖隧道工程中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变形监测数据,对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形变特征及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其大量级、强趋势和波动性的数据特点,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高稳定的单项与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编制相应的实用预测软件,获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形变分析预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6.
以中天山东段的天湖东铁钼矿含矿花岗岩为例,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定其为早古生代花岗岩((445.3±4.6) Ma)基础上,通过岩相学、地球化学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等多方面研究,探讨该岩体的成岩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天湖东含矿片麻状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并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等。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片麻状花岗岩高硅、弱富铝、富钙、富钠而贫钾,ASI值为0.68~0.82,属于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等和轻稀土元素La、Ce、Nd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Yb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分异较为明显,而重稀土分异不明显,表现出典型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的εHf(445 Ma)值为-6.31~-1.77,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538~1.825 Ga,表明该花岗岩的源区主要为壳源物质。综合分析上述资料,认为天湖东铁钼矿片麻状花岗岩是由俯冲过程中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本课题组的新近研究成果认为,在早古生代时,中天山为岩浆弧构造环境,形成一系列的钙碱性岩浆岩,而该岩浆弧的形成可能是受到介于吐哈陆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古天山大洋在早古生代时期向南俯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7.
合肥盆地构造热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探讨分析了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特征. 上白垩统和古近系下段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数据主体表现为靠近部分退火带顶部温度(±65℃)有轻度退火,由此估算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早期合肥盆地断陷阶段的古地温梯度接近38℃/km,高于盆地现今地温梯度(275℃/km).下白垩统、侏罗系及二叠系样品的AFT年龄(975~25Ma)和锆石裂变径迹(ZFT)年龄(118~104Ma)均明显小于其相应的地层年龄,AFT年龄-深度分布呈现冷却型曲线形态,且由古部分退火带、冷却带或前完全退火带及其深部的今部分退火带组成,指示早白垩世的一次构造热事件和其随后的抬升冷却过程. 基于AFT曲线的温度分带模式和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的综合约束,推算合肥盆地早白垩世走滑压陷阶段的古地温梯度接近67℃/km. 径迹年龄分布、AFT曲线拐点年龄和区域抬升剥蚀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肥盆地在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之后的104Ma以来总体处于抬升冷却过程,后期快速抬升冷却事件主要发生在±55Ma.  相似文献   
98.
面波法在堤坝隐患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列举了采用面波法勘探探测堤坝管涵、土洞、白蚁巢穴、土体疏松带、滑坡体等隐患及评价坝体质量的成功实例,并对堤坝隐患的工程物探勘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立  万军伟  陈刚  赵璐 《中国岩溶》2009,28(2):212-218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渗-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 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45.5 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 m/h.本示踪结果为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对《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践证明,通过深入开展地形测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