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392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1523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江苏省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性、公益性环境地质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环境地质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3.
The newe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n a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Does it change continuously? It is a scientific question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and is still being observed and explored at present. In 250 BC, Greek scholar Eratosthene supposed the shape of the Earth to be spherical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to the Sun and estimated the perimeter of the Earth to be 4 000 km (King-Hele, 1976) according to the camel-walking distanc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symmetrical …  相似文献   
44.
分形在地貌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地震研究》2002,25(2):155-162
就实际地貌分形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截面约定、自仿射分形局域维与渡越长度、分维的比较以及过渡分形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乌鲁木齐10号泉He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9年来的资料分析了10号泉水中氦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氦含量变化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泉点即流量测值遵循:背景值一趋势性上升(或突升)-最高值-趋势性下降(或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变化过程。而地震常常发生在氦含量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氦特有的化学特性是该泉氦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By measuring Sr/Ca ratios of the ostracod shells (Limnocthere cf. inopinata) in sediments of the Daihai Lake, and combined with Sr2+/Ca2+ ratios of the lake water, this paper obtained paleosalinity of the lake water. Vaporizing experiment of the lake water in laboratory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inity and oxygen isotope. Using this relationship, oxygen isotope values of the paleo-lake water were calculated. By measuring the oxygen isotope of the authigenic carbonate in the lake’s sedim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oxygen isotope values of the paleo-lake water, the paleotemperature of the lake water was calculated. Finally, based on these proxies, the paleoclimate in the lake basin was explored.  相似文献   
47.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9,自引:3,他引:119  
本文首先明确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 -生态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机制和过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48.
49.
公婆泉盆地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属性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公婆泉盆地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属性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排泄源的存在对铀矿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局部排泄源属于还原性质时,铀矿体常常分布于该排泄源上游;若属氧化性质,排泄源铀矿体通常位于其下游或附近。公婆泉盆地存在相对氧化和相对还原的二种局部排泄源,北骆驼泉区的沙泉沟与平沙地、麻黄沟、北骆驼泉沟排泄源之间应为有利的铀矿化地段。  相似文献   
50.
根据体波层析成像技术,利用大量走时数据,做出0°~180°E,30°S~90°S范围内0~2889km深的三维速度分布图像,得到欧亚地区局部区域岩石圈及地幔的高分辨率速度结构,并从地球动力学角度出发对这些成像结果做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