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712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陕西八卦庙金矿钠长石的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陕西八卦庙金矿产于凤太矿田北部,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中上部。赋矿围岩中含有较多的钠长石。钠长石呈层状顺层产出,镜下观察为砂屑状、次棱角状,与石英及铁白云石呈镶嵌粒状关系,而无交代结构;钠长石成分计算其形成温度超过800℃和400℃,表明其形成与喷流作用有关,并受到后期变质改造;锯钠长石X射线衍射分析,其有序度为0.38,形成温度为620-667℃,说明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水沉积岩产物。上述研究表明:八卦庙金矿中的钠长石是火山喷发沉积-变质重结晶的产物,火山沉积作用参与该地区成矿是形成巨型金矿的最有利条件。含钠长石硅质岩、千枚岩、灰岩组合是找矿评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93.
大理点苍山正片麻岩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绍礼  刘宇淳 《云南地质》2001,20(3):260-269
点苍山正片麻岩分为两类:斜长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前者属岛孤火山岩,形成于中晚元古代。二者主要化学组分具相关性,花岗片麻岩是由早形成的斜长片麻岩、斜片角闪岩经深熔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994.
金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近10年来,在秦岭铅锌矿带和青城子铅锌矿田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金矿床。铅锌矿和金矿床共同产出在同一构造背景下,金矿床通常位于铅锌矿之上,金矿的成矿时代明显晚于铅锌矿。初步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铅锌矿床形成于具高水岩比、高卤化物和高盐度特征的海底沉积喷流系统;此时,大多数的金迁移至低温热液柱中并在沉积物中初始富集。在后期(岩浆-)变质-构造作用过程中,金被转移至中高温、低水岩比和低卤化物活度的变质流体中,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沉淀,在同一构造单元内成矿流体的成分和循环方式的差异引起金与铅锌矿床共存和分离。金与铅锌矿床的这一时空分布关系可被视为重要的勘查标志。根据金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笔者提出应加强对我国元古宇宙裂谷、晚古生代拗陷内重要铅锌矿田的金、铅锌矿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paper,the earthquake hazard parameters(λm,b and Mmax) from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for the raw catalogue and declustered catalogues have been used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aftershocks on the earthquake hazard estimation.The declusterd catalogues have been compoiled from the raw catalogues by deleting the aftershocks in different time interval after main shock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or the aftershock activity period.As an example,Hebei seismic zone is taken to show the effect of the aftershock on the 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 because three strong earthquakes with the aftershocks occurred from 1966,to 1976,The results have been shown that the effect of the aftershocks on the parameters λm,b is significan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ustered and declustered catalogues has reached in seismic activity rate and recurrence period,at most,45% and 90%,respectively,But the diffeence in Mmax is smaller,Based on this,the suggestion that the aftershocks should be omitted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earthquake hazard could be made,but how long the aftershocks activity duration is still left to the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6.
近20年来气候模式的发展与模式比较计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不断完善、国际大型外场观测试验的成功实施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气候模式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近20年来气候模式的复杂程度和模拟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已成为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的形成及变异、气候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变化等的有力工具。对气候模式(包括大气环流模式、陆面过程模式、海洋环流模式以及区域气候模式)的主要发展进行综合评述,并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模式比较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文章综述了气候与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特别分析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条件下的演变特征。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研究方法 ,采用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 ,预测了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生态环境的可能变化趋势即情景。对西部地区生态与经济的脆弱性问题也作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双赢战略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8.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龚道溢  王绍武 《地学前缘》2002,9(2):371-376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即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城市热岛效应是资料中最大的误差来源 ,特别是一些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市 ,其热岛效应的误差没有很好地得到检查和排除。资料覆盖面也很不完善。地面观测温度在 1979— 1999年的趋势是 0 19℃ / 10a ,但覆盖全球的卫星观测资料(反映对流层低层到中层 )趋势只有 0 0 6℃ / 10a。北极地区的温度变化也没有设想的那样强烈。使用海表温度比使用海表气温得到的变暖估计值偏高。 1979年以来 ,用气温代替海温 ,趋势只有0 13℃ / 10a。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利用代用资料来估计全球温度的变化 ,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 ,特别是树木年轮 ,因为CO2 浓度的增加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 ,其年轮宽度并不一定主要反映与温度的关系。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到 2 10 0年全球平均气温达+1 4℃~ +5 8℃的估计很可能偏高。  相似文献   
999.
提出掺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钡的新方法。使用磺基水杨酸作保护剂消除铝对钡的挥发原子化干扰,KCl作消电离剂消除钡的电离干扰。方法的检出限(K=3)为0.04mg/L。方法已应用于测定地质标准样品中的微量钡,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GBW07103试样测定6次,RSD为5.4%。  相似文献   
1000.
点苍山新生代推覆构造的确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绍礼 《云南地质》2002,21(3):250-255
点苍山地处三江构造带东缘,其东侧扬子陆块上的古生代地层,越过洱海断裂推覆到苍山西坡的中、新生代地之上:下泥盆统青山组推覆至下白垩统景星组之上;上二叠叠统乌龙坝组及红岩子组推覆在始新统宝相寺组之上。三江构造带中的上三维统歪古村组及三合洞组推覆在上侏罗统坝注路组之上。推覆时期为始新世-上新世,推覆构造机制是陆内汇聚挤压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