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463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华南东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华南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对吉安一福州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利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二维反演,得到了武夷隆起带及周缘地区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区域重磁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含义.结果表明:华南东部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并且壳内普遍发育不同成因的高导层,揭示出华南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岩浆活动具有不同的成岩构造背景.其中,东南沿海褶皱带深部热侵蚀活跃,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被强烈改造,电阻率普遍较低,软流圈上涌并伴随玄武岩浆底侵,导致岩石圈、地壳剧烈减薄;而武夷隆起带岩石圈电阻率相对较高,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变形的构造形迹明显,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作用对该地区岩石圈的物质结构有一定的改造.  相似文献   
972.
根据2015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船在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3 500 km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结合所处海域水深35~40 m、长度90.2 m、穿过测线Z3和测线L9地震剖面的交叉处的一口地质岩芯ECS1601的分析,对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近岸海域浅层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5个地震层序,自上而下分别为SU1(QT0-QT1)、SU2(QT1-QT2)、SU3(QT2-QT3)、SU4(QT3-QT4)、SU5(QT4-QT5);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数据,地质岩芯ECS1601可以划为4个沉积地层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DU5a、DU5b、DU5c)。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SU1对应于DU1,SU3对应于DU3,SU4对应于DU4,SU5对应于DU5。综合分析地震剖面和地质浅钻,建立了闽北近岸海域的年代地层框架和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3.
The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tudied monthly during August 2012 to July 2013 in the Yantian Bay. A total of 147 taxa of phyt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average abundance was in the range of 0.57×10~4 to 7.73×10~4 cell/L. A total of 19 specie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and several species that are widely repor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microalgae blooms were the absolutely dominant species, such as Skeletonema costatum, Navicula sp.,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Pleurosigma sp., and Licmophora abbreviata. The monthly variabilities i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could be explained by water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salinity,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and suspended solids. The results of a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p H and nutrients, including DIN and silicate(SiO_4),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ling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specific months. It was found that nutrients and pH levels that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maricultur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Yantian Bay. Thus, a reduction of mariculture activities w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microalgae blooms in an enclosed and intensively eutrophic bay.  相似文献   
974.
南海西沙群岛的永乐龙洞(16°31′30″N,111°46′05″E)目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深达300.89m,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化学等生态环境特征,存在大厚度无氧层等特殊现象。为了解这一特殊生境浮游动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17年3月在永乐龙洞及其邻近水域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调查。浮游动物采样使用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在洞内垂直分层拖网(昼夜各1次),并在潟湖(昼夜各1次)和毗邻外礁坡进行底表垂直拖网,分析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龙洞内共记录浮游动物41种(含未定种)和14类浮游幼虫;澙湖内有15种(含未定种)浮游动物和7类浮游幼虫;外礁坡有124种(含未定种)浮游动物和20类浮游幼虫。龙洞与澙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但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差别较大;外礁坡物种组成与龙洞内差异明显。细长腹剑水蚤(Oithona attenuata)在昼夜都是龙洞内占据绝对优势的物种,坚长腹剑水蚤(O.rigida)和长刺小厚壳水蚤(Scolecithricella longispinosa)也有较高丰度。洞内浮游动物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日间丰度最大层在60—90m,夜间上移至20—40m。龙洞内更高的空间异质性,可能是其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相较潟湖更高的原因。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主要表现在90m以浅的水层中,80—90m的强烈跃层可能是浮游动物上下跨越的障碍。90—150m的无氧水环境中尚有丰度较高的桡足类生存。  相似文献   
975.
近年来,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主要是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过度开发、污染和不适当的沿岸水产养殖等原因造成的。随着海洋经济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通过岛群海域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的智能监测保护非常必要。文章针对岛群海域独特的生态功能及环境,以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监测为目标,从岛群海域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构建入手,对系统框架、该框架下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适合岛群海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监测目标具有重要的适应性,对系统进一步开发及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6.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分布地区的岩土侵蚀非常强烈,外界原因是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而内在根源是当地有大量易于侵蚀的物质-砒砂岩。本文从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性组合、颗粒密度、岩体构造和工程性质等方面对砒砂岩易于侵蚀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977.
中国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成矿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毕承思 《地球学报》1987,9(3):49-64
矽卡岩型钨矿在世界钨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分布最为普遍并最具经济价值的一类钨矿床。中国钨矿居世界首位,矽卡岩白钨矿已占全国钨矿总储量的60.62%,是潜在的尚待开发利用的一类矿产资源。本文总结了中国该类矿床基本特征,探讨了时空分布、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与世界著名矽卡岩钨矿床进行了对比,按热液来源进行了分类。认为开展有关研究,以达逐步开发利用这一潜在资源,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978.
包气带剖面中古水文—气候信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气带作为联系地表各层圈相互作用的敏感带,具有特殊的记忆功能,是最有可能的古水文--气候变化记录档案,研究中以2个包气带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上土壤水的Cl^-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利用Cl^-质量平衡方法探讨识别其所代表的古水文-气候记录的方法,恢复研究区的古水文补给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00a以来的古水文-气候状况有过3次干/湿变化旋回,并且反映在地下水补给速率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979.
中国矽卡岩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是世界上矽卡岩矿床最发育的国家之一,矿种包括Fe、Cu、Pb、Zn、W、Sn、Mo、Bi、Au、U、TR、稀有元素和非金属等。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主要产于地台活化区和褶皱带的拗陷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与侵入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具有明显的岩浆岩和交代岩成矿专属性。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接触变质作用(部分矿床有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岩浆期后矽卡岩阶段和酸性淋滤作用,分别形成各类矽卡岩和交代岩,矿化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晚期和酸性淋滤阶段,各类含矿交代岩常围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但互有成因联系,在一定地区组成一定的交代系列。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碱质和挥发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0.
双通道SAR振动目标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阳  沈爱国  毕大平 《遥感学报》2020,24(9):1143-1156
目标的振动会对雷达回波产生特殊的相位调制,称为微多普勒效应,能够提供对微动目标检测的有利信息,因此对提高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的检测算法存在运算量大、抗杂波噪声能力弱和无法适应多振动目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对振动目标检测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相位中心天线偏置DPCA(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对消技术消除杂波,并沿方位向累加DPCA信号来提高算法的抗噪声能力。由于振动目标SAR方位回波的频谱与脉冲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本文算法选择了检测重复脉冲序列的脉冲重复频率PRI(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变换法来实现振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强杂波噪声条件下检测振动目标,同时具有准确振动频率估计性能,甚至当同一个单元存在多个振动目标时,本文算法依然适用。仿真中振动目标检测的计算机运行总时间不超过0.6 s,说明本文算法适用于实时检测,通过与GLRT算法和Hough变换算法运算量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算法相比于经典算法具有运算量小,检测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