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394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内蒙古金厂沟梁西对面沟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白垩世西对面沟花岗岩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具有高锶花岗岩的特征:高铝(Al2O3=14.51%~16.57%,平均为15.434%)、富钠(Na2O=3.75%~4.71%,平均为4.313%)、高锶(Sr=701×10-6~931×10-6,平均为802×10-6),强烈重稀土亏损,无明显的负铕异常或具有正铕异常,过渡元素富集.该岩体很可能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有关,对探讨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起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松山金矿床是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型.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特点.流体包裹体中H、O同位素反映在成矿的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矿床产于中生代上白垩统火山岩中,与英安岩、安山岩、安山玢岩、流纹岩关系密切.岩石化学分析反映了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993.
We utilize the temperature profiles with a height resolution of 50-m obtained over the Beijing Observatory in the period between January of 2002 and December of 2002 to study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of normalize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the 1.67-8.02 km and 13.57-19.92 km altitude ranges and compare them with linear saturation model.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ividual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reveal a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in both slope and amplitude.The observed variability is not consistent wit...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北半球40°N~50°N纬度带上HALOE实验测量的O3和H2O廓线资料,根据示踪成分O3和H2O空间分布的化学寿命以及输运特征时间常数等性质,在等熵坐标中构建了对流层顶附近及最低平流层300~390 K等熵面间,O3/H2O混合关系的结构形态和季节特征.结果表明: (1) 在对流层顶转换层的320~380 K等熵面间O3混合比廓线的斜率具有空间转折"突变",而H2O混合比廓线的斜率则出现空间渐变转折.在对流层顶附近O3和H2O的源分别是平流层与对流层,使O3混合比和H2O混合比在320~380 K等熵面的两侧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垂直分布梯度.(2) 在对流层顶附近O3/H2O达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佳拟合时,两者参考关系的对流层支与平流层支呈现出非规则"L"结构形态的季节与季节内变化,其中对流层支的斜率为负,而平流层支的斜率可随季节出现正负变化.同时,由"L"形态的转角处可确定随季节变化的化学对流层顶(chemopause)特征.(3) 由O3/H2O混合关系反映出对流层不同区域空气携带的物质成分分别与平流层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层,而且可使混合层的混合线不恒定.混合层的表现在2003年、2005年1月和2003年4月的混合程度相当,混合的等熵厚度大约是30 K,即在320~350 K等熵面间.2005年11月的混合高度有所增高,进入平流层的H2O混合比要比2003年和2005年1月的小,混合的等熵厚度大约为30 K,在330~360 K等熵面间.不同季节混合的等熵厚度变化较小,但高度可随季节而变化.O3/H2O混合关系的平流层支随季节的变化很明显,1月最低平流层空气脱水是引起平流层支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频率域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下速度结构,具有揭示复杂地质背景下构造与岩性细节信息的潜力.根据研究需要,全波形反演既可在时间域也可在频率域实现.频率域相对于时间域反演具有计算高效、数据选择灵活等优势.近十几年来频率域全波形反演理论在波场模拟方法、反演频率选择策略、目标函数设置方式、震源子波处理方式、梯度预处理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目标函数存在大量局部极值的特性是影响反射地震全波形反演效果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如果将Laplace域波形反演、频率域阻尼波场反演、频率域波形反演三种方法有机结合,可以降低反演的非线性程度.  相似文献   
996.
海洋地磁场的垂直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海洋磁力测量数据归算到统一的基准面上可以提高测量和成图的精度.由于归算方法本身存在误差,并不是所有的测量数据都必须归算到统一的基准面上.本文首先理论分析地磁异常的垂直空间变化,然后采用曲面向上延拓技术,利用两个典型海洋磁场数据分析海洋地磁异常的垂直空间变化,研究了海洋地磁异常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最后得出海洋磁力测量数据进行归算的阈值条件.  相似文献   
997.
天津市城区静风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2004年天津市城区气象和污染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区静风分布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风分布有明显的日、年变化规律,在华北地形槽或低压、高压前部和高压的天气形势下易出现静风天气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即风速越大、污染物浓度越小。但风速达到一定临界值时,TSP与风速呈正相关,大风可以引起二次扬尘并增加了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PM10,SO2和NO2三种污染物在静风日的浓度值均高于非静风时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998.
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气象要素梯度观测资料,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廓线法和总体输送法以及不同的普适函数,计算分析了2003年8月23日至9月4日浮冰区近冰层的摩擦速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Holtslag普适函数的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普适函数,总体输送法计算的不同层次湍流通量比廓线法更能够满足近冰层的常值通量层的假设,其结果可望为进一步优化北冰洋浮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提高计算精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南海最近2 400年来的古海洋学变化与历史气候资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南、北陆坡两个箱式柱状样中91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稳定同位素和有机碳分析,获得最近2 400年以来上部海水温度和表层古生产力的记录,发现晚全新世南海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温跃层呈现阶段性变化,且有小冰期等短期气候事件.有机碳分析南海北部近900年来古生产力呈上升趋势,南部则为下降趋势.结合历史气候变化,得到东亚古气候变化的海陆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频谱分析显示南海晚全新世温跃层具有~175、~210和~360 a等百年尺度的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一致,说明百年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地磁日变化空间变化特点,提出了采用纬差加权法计算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值,对算法的相关性质进行了分析。利用三站同步地磁日变实验数据对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站地磁日变改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磁日变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