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73篇
  免费   8371篇
  国内免费   12684篇
测绘学   5711篇
大气科学   5291篇
地球物理   6943篇
地质学   21582篇
海洋学   6782篇
天文学   548篇
综合类   2910篇
自然地理   5161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64篇
  2022年   1996篇
  2021年   2443篇
  2020年   1923篇
  2019年   2408篇
  2018年   2117篇
  2017年   1932篇
  2016年   2049篇
  2015年   2250篇
  2014年   2297篇
  2013年   2850篇
  2012年   2995篇
  2011年   3183篇
  2010年   3189篇
  2009年   2970篇
  2008年   2979篇
  2007年   2766篇
  2006年   2756篇
  2005年   2288篇
  2004年   1585篇
  2003年   1285篇
  2002年   1160篇
  2001年   1123篇
  2000年   944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9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3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柘林湾生态信息系统以ArcGIS为开发平台,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基于ArcObjects的组件式二次开发而成,实现了柘林湾的三维实景模拟、生态数学模型与GIS的有效集成、分析评价结果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等功能,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扩展、安全实用等特点.该系统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柘林湾生态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为制定柘林湾的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2.
我国海洋软相底质底栖经济贝类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洋软相底质底栖贝类的资源特性和我国的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规模化苗种生产、海区增殖、高效养殖模式开发及增养殖环境保障与产品无公害生产等方面对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3.
几种养殖鲍同工酶生化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柯才焕  陈晓佳  周时强  王志勇  王艺磊 《台湾海峡》2003,22(2):173-179,T002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主要养殖鲍(皱纹盘鲍、盘鲍及九孔鲍)12种同工酶(LDH、ME、MDH、GPI、PGM、IDH、IDDH、SOD、EST、ODH、ADH、AAT)26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ST、PGM可以作为区分三种(亚种)鲍的生化遗传标记;在所分析的位点中,未发现多态现象,表明三种养殖鲍杂合子缺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哑基因、近交与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4.
腹泻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改进及其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腹泻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条件进行改变,使原来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的方法更适宜于一般的实验室使用,使其有可能替代国内目前常用的小鼠生物方法。井成功地运用于冬季大连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的检测,首次报道了大连地区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的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的含量,其结果是2000年1—3月大连地区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除个别海区外一般都末检出。  相似文献   
155.
钦州湾潮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4年5月和11—12月两个航次的调查及近年有关海湾的海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钦州湾的潮流特征,观测资料来自分布于该海湾东中西三个航道及相关区域的8个测站。钦州湾涨落潮流特征: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东部最大涨落潮流速小于西部:夏季落潮流总是大于冬季:龙门水道附近的流速最大,而其余区域的流速相对较小。外湾(钦州湾)余流,是气旋式环流:水体东进而西出。从湾内来的泥沙和污染物质,主要从西部进入外海;中、东槽是主要“进水”通道,外海低泥沙含量、少污染物质的清洁水从这里潮流而上。因此,与西部相比,东部盐度高,水质清洁,底质重金属含量少。  相似文献   
156.
中国海岸带高分辨率遥感系统技术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海岸带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带,特别是我国常规海岸带调查已不能满足海岸带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大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快速准确的空间定位系统、特征级的影像融合以及海岸带特征提取等算法,共同构成海岸带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作为系统的技术基础,并通过与此相匹配的海岸带遥感分类系统及其综合制图等方法研究,支撑起海岸带遥感资源调查先进的技术构架,为实现我国海岸带现代化管理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7.
达山岛、平岛、车牛山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海洋底栖生态系中,大型底栖生物在有机碎屑的分解利用、调节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的自净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身又是其他经济动物的食物,其生产量与渔业产量密切相关,因而底栖生物资源量分布常是衡量海区渔业资源状况的最基本要素.为了解苏、鲁交界海域的底栖生物资源量现状,于2002年6月对达山岛、平岛、车牛山岛(以下简称前三岛)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区位于海洲湾外侧,最近点距山东省岚山港和江苏省连云港约10~20km,调查范围为35°08 263'~34°59 598'N,119°14 686'~120°21 160'E.  相似文献   
158.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159.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58批次的人工育苗试验,总结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阐述了育苗池、育苗的环境条件、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等;讨论了如何解决开口饵料问题和出现3个危险期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60.
王辉  冯士笮 《海洋与湖沼》1995,26(2):161-168
基于拉格朗日余流及其输运过程的一种三维空间弱非线性理论,进一步假定Si在河口的无因次化学转移项量级为k^2,给出了Si的长期输运方程。对于一种二维模型河口,数值求解了零阶天文潮,欧拉余流、斯托克斯漂移、拉格朗日余流和盐度的分布;分别计算了平均逼留时间为13,30,60,180d等所对应的Si浓度分布;给出了Si-s相关图,讨论了河口中Si的保守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