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7篇
  免费   1211篇
  国内免费   1606篇
测绘学   732篇
大气科学   704篇
地球物理   973篇
地质学   2976篇
海洋学   787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444篇
自然地理   58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刘福林  乔万忠 《铀矿地质》1997,13(3):183-188,192
在相山铀矿床田东部地区,采用同位素技术和放射性水化学技术,对铀矿床地下水放射性污染问题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当地雨水线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在铀矿床的勘探开采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2.
如实记述了1995年度中国大陆及边邻MS≥7.0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变与华北(φN30°~φN42°,λE105°~λE125°)地震活动等有关的试验预报的实况。对过去的预报办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3.
概述了同位素封闭体系内的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机制及其在地质速率计上的应用。火成岩从高温冷却或变质岩从高峰主质温度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不同,扩散作用导致的矿物晶体内部及晶粒间氧同位素再平衡也有所不同。通过实测岩石中各组成矿物氧同位素比值,模式含量和颗粒半径,据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模型,可以估算出岩石的冷却速率。  相似文献   
124.
孔隙流体压力与流体排驱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冯乔  张小莉 《地质论评》1997,43(3):297-302
本文讨论了在压实作用下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以及与流体排驱的关系,指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是因岩石渗透率变化引起毛细管力增加而产生的,且二者之间在流体压力孕育过程中一直维持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对于连续沉积的盆地,只有当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增加到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时,因岩石发生剪切破裂导致毛细管力降低,流体才被排出;对于强烈构造变动的盆地,因地层大量剥蚀引起负荷压力降低,其降低幅度达到或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时,岩石  相似文献   
125.
晋北后所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所金矿是产在五台群变质岩中的金矿床,有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矿化类型本文论述了后所金矿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物馀本学特征,探讨了金矿的物质来源和金矿成因,指出了金矿的演化和最后定位于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26.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菱形块体的地壳运动主要以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红河、澜沧江、龙门山等深大断裂的强烈构造活动为特征,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物质向东侧流动及阿萨姆顶点楔入的作用,使该地区构造活动复杂,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是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的有利地区之一.但由于形变观测资料时空分布的制约,以前很多学者对川滇地区活动断裂的GPS形变研究主要以大尺度为主,主要反映川滇块体的整体运动特征,而对于利用GPS研究各个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边界带的活动构造的作用缺少深入的分析,本文正是基于1998~2002年间该地区200多GPS点位的三期GPS复测资料(网络工程和973项目),将川滇地区分为9个次级活动块体,计算了各个活动块体的欧拉旋转矢量和主要活动断裂的运动速度,并分析了该地区的应变场特征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运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7.
根据Ms≥6.0大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有地震带和地震区之分.中国境内既有纵贯南北缘经度分布并把我国地震活动分隔成东西两部分的南北地震带,也有横穿北纬40左右呈东西向分布的阴山、燕山地震带,以及呈片状展布的东北深震区等.  相似文献   
128.
地震荷载下莫高窟围岩动态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以敦煌莫高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地震荷载下洞窟围岩动态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动力有限元法。从地震动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对洞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可能造成的损坏,为石窟物地震安全评估及防灾对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冲绳海槽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与资料,对横跨大陆边缘—大洋板块的中国东部—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地区进行综合研究. 根据地震体波、面波成像结果,空间与布格重力异常及磁力异常的综合解释等结果,利用调和系数法对该研究区的地壳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地壳属性进行分析. 同时,选择中国东部东北地区的宽甸、华北地区的汉诺坝、华南的闵溪和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与冲绳海槽和日本岛弧的新生代玄武岩开展元素—同位素对比研究. 结果认为冲绳海槽岩石层明显减薄,上地幔低速层已达到莫霍面,在地幔中已形成交代软流层. 元素—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不同于中国东部,与琉球岛弧地区的特点也不相同. 综合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属于过渡型地壳,与大洋地壳的许多特点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0.
Aerosol optical parameters, polarized phase function and single-scattering albdeo, have been retrieved from ground-based sun photometer measurements in Beijing 2003. The measure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varies from 0.12 to 0.77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39. The measured Ångström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0.75 to 1.47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21. The retrieved single-scattering albedo at 870 nm is within the 0.76–0.94 range and the average value is 0.85, suggests there are considerable aerosol absorptions in Beijing. The maximum value of retrieved polarized phase function at 870 nm ranges from 0.068 to 0.225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16, and it illustrates good correlations with the Ångström coefficient, i.e. the relative size of aerosol particles. Analyses of measure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show the polarized phase function is sensitive to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 and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 especially the imaginary part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which denotes aerosol light absorbing effec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larized phase fun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unique aerosol optical parameter and is able to improve the retrieval of aerosol phys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