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4篇
  免费   2572篇
  国内免费   3570篇
测绘学   2259篇
大气科学   1621篇
地球物理   1969篇
地质学   6555篇
海洋学   1742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776篇
自然地理   118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778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820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imary results of petrologic, minera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tudies of garnet-bearing granulite facies rock xenoliths from Xinyang, Henan Province. These xenoliths, which are found in a pipe of late Mesozoic volcaniclastic breccia, are of high density (3.13-3.30 g/cm3) and high seismic velocity (Vp = 7.04-7.31 km/s), being products of underplating of basaltic magmas and had experienced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underplating and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before the eruption of the host rock. Petrographical studies and equilibrium T-P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se xenoliths were captured at a 49 km depth and experienced at least a 16 km uplift before they were captured. The dynamics of the uplift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Yangtze plate during the Triassic.  相似文献   
992.
辽西金(金岭寺)-羊(羊山)盆地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非常发育,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组构、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本区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大体可划分为1个Ⅱ级层序、2个Ⅲ级层 序、26个Ⅳ级层序。在区域构造控制下,金-羊盆地北部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中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和顶部的干化湖沉积。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基坑降水设计方案,阐述了降水技术要求,并介绍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郭建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3):177-180
研究表明南和沟铜矿床受剥离断层和变质热液两重成矿作用控制,具有多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依据对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测井、岩芯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可将Es3^3亚段划分为三个湖进-湖退(T-R)旋回沉积层序,自底往上,Es3^3I层序发育辫状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体系,Es3^3ⅡEs3^3Ⅲ层序则以扇 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由沉积层序的区域对比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建立起了前梨园地区Es3^3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将储集岩层置于等时界面限定的沉积层序中进行划分和对比,可精确地解释砂体的成因及其横向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6.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产铀火山盆地。本文依据相山盆地深部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大陆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火山活动划分为两个旋回,其就位受制于区域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即第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复活产生的EW向拉分构造,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97.
新疆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纪沉积相及储集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沉积特征、岩石矿物特征、生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将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系划分为3个沉积相组、12个沉积相、20个沉积亚相和若干个沉积微相,并首次在塔北发现海相沉积,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纪储集体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种,东北坳陷区储层主要为碎屑岩,特别是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亚格列木组是沙雅隆起上的重要储层,上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前陆盆地的重要储层,西南坳陷区储层包括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两种岩性,如下白垩统上部乌鲁克恰特组滨岸海滩硝砾岩及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生物丘灰岩等也构成较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998.
在pH=4,t=23℃和微量浓度条件下,不改变离子浓度,通过增加吸附液体积进而增加体系中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进行了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对Cu2+、Pb2+、Zn2+、Cd2+、Cr3+等重金属离子吸附容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矿物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与其阳离子交换容量密切相关.Cu-蒙脱石和Cr-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u2+、Cr3+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了蒙脱石的层间.同一矿物对不同重金属离子也有不同的吸附容量蒙脱石Cr3+>Cu2+>Zn2+>Cd2+>Pb2+;高岭石Cr3+>Pb2+>Zn2+>Cu2+>Cd2+;伊利石Cr3+>Zn2+>Cd2+>Cu2+>Pb2+.  相似文献   
999.
应用改进的相干算法提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详细探讨了C1、C2和C3三种相干算法及其。根据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提出了实用的相干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我们对三种相干算法对应相干数据体的解释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C2相干算法基本能够平衡提高横向分辨率和信噪比之间的矛盾,而C3相干算法则取得了更精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Evolution of 3D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fault movement in North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The research on stress field interior the Earth is an either relative old or young branch of geoscience.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in order to learn the state of inner stress field, a few scholars had used simple ideal model to analyze big scale tectonic conformations and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ide, gravity, rotation and inner thermal materials. So far, lots of problems on the state of the Earth stress field have not been solved completely yet. The origin of stress field, the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