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428篇
地质学   709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41.
厦门浔江湾牡蛎养殖区弧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华  叶德赞 《台湾海峡》1996,15(4):412-415
利用MPN法及API20E系统对厦门浔江湾牡蛎养殖区的特牡蛎体、水体及底质三类榈进行弧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榈的弧菌密度随季节呈春,夏〉秋,冬趋而变化。牡蛎体弧菌密度与水样、底质样弧菌密度之间的相关数值分别为0.8143和0.5955,二者都高于0.325,因此呈显著相关,而且前两者相关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42.
根据1988-1991年河口锋面现场调查、上海市海岸带调查及历次标准断面调查资料对长江盐度场及盐度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由口门至外海纵向上存在着三级锋面现象:内侧锋面即长江河口锋为长江河口水与长江冲淡水的界面;羽状锋是长江口羽状流水与口外混合水的界面,它是长江口最主要的盐度锋面,也是长江口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带,对河口沉积过程及水下三角洲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外侧锋面即海洋锋,是长江冲淡水的最外边缘。  相似文献   
943.
在东海北部陆架上,济州岛西南,大致以32°00′N,126°00′E海区为中心,自跃层所在深度到海底,夏季有一个较冷水体存在,本文称之为“东海北部底层冷水”(简称北部底层水)。国内外海洋学者,特別是日本学者曾对东海陆架上的冷水作过研究。如日本海洋学者佐原勉认为,东海陆架上的冷水来源于大陆沿岸;深濑茂则将济州岛西南的冷水命名为中部底层水,并确定了它的温、盐度指标,讨论了它的来源。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76-1977年标准断面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1963-1975年调查资料,对北部底层水的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4.
Assessing the region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hydrology, and forests is vital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rustworthy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re needed to support these assessments. In this paper, 18 global climate models (GCMs) from the fifth phase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CMIP5)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simulat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Zhejiang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 Simple graphical approaches and three indice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ix key climatic variables during simulations from 1971 to 2000. These variables include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solar radiation, and relative humidity. These variabl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ies and developing adaptation strategi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most GCMs failed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spatial patterns, due to insufficient resolution. Howev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ix variables are simulated well by most GCMs.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temperatures are simulated well on monthly, seasonal, and yearly scales. Solar radiation is reasonably simulated on monthly, seasonal, and yearly scales. Compared to air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it was found that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 can only be simulated well at seasonal and yearly scales. Wind speed was the variable with the poorest simulation results across all GCMs.  相似文献   
945.
基于市场潜能的城市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雪辉  谷国锋 《地理科学》2017,37(11):1617-162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定量分析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市场潜能及其空间格局,并根据其强度划分为3个等级市场潜能区,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揭示其空间相关性随地理距离的变化规律。引入市场潜能变量作为测度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指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范围,结果显示:中国市场潜能空间分布呈“中心-外围”结构,具有从沿海向内陆阶梯状递减的趋势;市场潜能的空间自相关性随距离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市场潜能的强度不同,其空间自相关范围也有所差异;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强度随距离增加呈“∽”型趋势变化,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有效溢出范围为200 km以内,市场潜能越高,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性越强,溢出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946.
晁华  徐红  王当  王小桃  朱玲  顾正强 《气象科技》2017,45(1):116-121
利用辽宁省61个气象站1964—2013年的冻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不同气候期对比等方法,结合ArcGIS分析了辽宁省冻土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冻土随纬度呈带状分布;土壤冻结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冻结期在10月至翌年5月,冬末春初冻结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最大值;冻结日自北向南逐渐推迟,消融日则相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深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与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冻土深度的重要因素;从各气候期100cm等深度线也可以明显看出最大冻土深度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947.
ImODUonON'WaterVaporChemistry"isanewsdricediscovetalandestablishedfromtraceanaly-sisinGu'slab0rat0ry(Gu,l99l;Guetal.,l99l).Gu'sFunCtionshowrthatthetracetalionconcentfutionCinwatervaporhaspositivecondationt0the,Spedcelamnadriityconstant"lastionhationpotentialIz/ionvalenceZandnegativecondationtotheionvolumeVandcoordinationnUInberN(Gu,l994).Gu'sFunCti0nC=f[(IzwrVMofthebondparameterinwatervaporcheInistrycomepondstothepotentinlenergyfunctfonZ'd/rintheSbodingerEquahonofquantumchemistry.…  相似文献   
948.
ImODUcrION'Watervaporchenhatry"asanewsdencewasestablisedbyGu'slaboratorybasedontheirdiscoveryoftheruleof'witCr-watervaporconstanttransferoftracemetalionsinthenaturalwaterCyde';andwasprovedbyamodelexperimntofsea-airtransfer(Gu,l988,l99l,Gueta1.,l982,l986).Thertilehasnotorreationwiththethermody-nawhrsofthetracephySicochdricalsyStem(Gu,l99l,Guetal.,l984).ThispaperpresentSthefuflctionrelating'witCfvaporchedtry"ionconamtrationtothe'huantumchedtry"bondparametCr.FUimONThedatausedinthecurvea…  相似文献   
949.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5—1979年标准断面调查资料,对东海陆架区出现的温、盐度逆转现象进行定义和划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在东海陆架区出现两个逆转现象高频海区,一个位于江苏、浙江近海和外海的一狭长海域内,另一个位于济州岛以南和以西海域。通过对逆转现象成因的讨论认为,前者高频区主要是由于几个不同水团的叠置、交汇、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气旋型涡旋的存在和黄海暖流水附近冷水块的出现而伴生的海水上升运动是导致后者高频区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0.
厦门及其邻区海岸高等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娆挺  顾莉 《台湾海峡》1991,10(4):386-391
本文研究了厦门及其邻区海岸高等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和植物群落概貌。鉴定了该区海岸高等植物325种,隶属于228属79科,其中沙生和盐生植物有43种。据海岸基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沙生、盐生、基岩和广生境4个生态类群。有15个主要植物群落,如海边月见菜、红树林、草海桐群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