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海洋学   10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Phillips (1966)指出,Brunt-V?is?l? 频率的分布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海水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关于海洋内波的研究。Brunt-V?is?l? 频率又称静态稳定性频率,更确切地应称作浮力频率,因为它与分层流体中作绝热移动的流体元的浮力变化相联系。Brunt-V?is?l? 频率(以下缩写成B. V. f.) 记作N。 根据B. V. f. 分布特征研究海水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的论述颇多,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深海大洋的研究,且时常将其上层撇开,从而可求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解析式,这显然是由于海洋上层较其下层复杂的缘故。对于浅海陆架的情形,研究得比较少。前田明夫(1974)曾根据日本近岸(5公里以内)三个观测站上1-3天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日本近海上层海洋短周期海水温度起伏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东海陆架浅海B.V.f.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渤海、黄海与东海的水温垂直结构呈现陆架浅海特有的水文特征,其分布与变化甚为复杂。几十年来,虽然中外海洋学家曾对这些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及其变异作过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水温垂直结构各特征值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则始于六十年代初期,毛汉礼等根据一年观测资料(1958-1959)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但是这些资料多数是用颠倒温度表观测,少数为深度温度计(BT)观测;并且研究海区限千124°E以西。本文试图分析研究近年来渤海、黄海与东海水温垂直结构各特征值的统计特性;研究海区有了较大的扩展:黄海至124°30''E;东海至127°E。 文中引用国家海洋局1975一1980年间BT观测资料,共计166个观测站,累积约七千余个BT片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东海北部陆架上,济州岛西南,大致以32°00′N,126°00′E海区为中心,自跃层所在深度到海底,夏季有一个较冷水体存在,本文称之为“东海北部底层冷水”(简称北部底层水)。国内外海洋学者,特別是日本学者曾对东海陆架上的冷水作过研究。如日本海洋学者佐原勉认为,东海陆架上的冷水来源于大陆沿岸;深濑茂则将济州岛西南的冷水命名为中部底层水,并确定了它的温、盐度指标,讨论了它的来源。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76-1977年标准断面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1963-1975年调查资料,对北部底层水的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南黄海的东南部,有一支较强的高温、高盐水入侵,这一水体通常称为黄海暖流,也有人称之为南黄海高盐水。从环流和水团的结构来看,这一水体来源于济州岛东南的对马暖流,我们则称之为南黄海暖流水。本文试图从水团分析角度研究这一水体的温、盐度分布基本特征。 南黄海暖流水自对马暖流分出后,沿西北方向侵入南黄海,对黄海、渤海、东海的海洋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更因其高温特征,携带大量热量,对我国沿海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它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海洋学界的重视。我国曾于六十年代初期对黄海暖流作过研究,但研究海区仅局限于124°E以西海域。 本文引用的海洋观测资料包括中国和南朝鲜在1976-1979年间在南黄海及其东部邻近海区的(双月)调查资料(共计141个测站)。研究海区向东扩至128°E 。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5—1979年标准断面调查资料,对东海陆架区出现的温、盐度逆转现象进行定义和划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在东海陆架区出现两个逆转现象高频海区,一个位于江苏、浙江近海和外海的一狭长海域内,另一个位于济州岛以南和以西海域。通过对逆转现象成因的讨论认为,前者高频区主要是由于几个不同水团的叠置、交汇、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气旋型涡旋的存在和黄海暖流水附近冷水块的出现而伴生的海水上升运动是导致后者高频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1985年9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斜贯南黄海的断面(图1)进行了现场观测。该断面呈东南-西北走向,起始测站B6位于济州岛西南,终点测站Hl2位于青岛外海,全长约329.5 km。断面东南端位于南黄海暖流水附近(蓝淑芳等,1986),中部横截黄海冷水团,西北端位于青岛水团附近,因此对该断面的调查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这一南黄海斜断面的水文状况以及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微细结构。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浅水陆架区是我国重要经济海域之一,对该海域海流结构的研究是研究陆架环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关于这项研究的论著颇多。但根据描述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海海流结构的论述至今却极少。本文根据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局较长时间的海流观测资料,以描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南黄海实测流速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文中引用的实测流速数据的观测站分布于偏近我国的南黄海陆架上。共选取三个观测站,分别以A,B,C标示,三者近似地呈等腰三角形分布,A,B站的连线近似地与经线平行。观测日期颇长,分别是1975年4-5月。1976年4-8月和1977年4-7月。本文着重研究南黄海近表层(5米层)4-6月实测流速谱的特性,所以,统计分析结果反映的是南黄海近表层海流在春夏交替季节的特性。实测流速数据的采样时间间隔均取每15分钟一次。观测仪器系国产HLP1-1印刷海流计。各观测站上截取的观测数据组数见表1。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暖流水附近冷水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黄海东南部,呈现高温、高盐特征的南黄海暖流水(以下简称暖流水)终年入侵。冬半年,暖流水自济州岛东南沿西北方向大量涌入南黄海,并盘踞其大部海区,因此,该海域水文要素场(温度、盐度、密度)等值线的分布大多呈舌形。但在济州岛西北,朝鲜半岛西南海域外的水文状况则呈现低温、高盐特征。夏半年,黄海冷水团与南黄海沿岸流强盛,暖流水势力锐减,南黄海温、盐度等值线的分布不再大片地呈现明显舌形,舌状分布仅出现在34°N以南,124°E以东海区。此时,在暖流水附近,济州海峡西北部,朝鲜半岛西南海岸外,经常出现一个具有高盐特性的冷水块。此冷水块的出现与南黄海暖流水的变异有关,并且存在时间较长,因此,其温、盐性质构成了南黄海水文特征的一部分。本文试图分析研究这一冷水块的基本水文特征并对其成因提出初步看法。 本文主要引用1976-1979年在南黄海海域调查的部分观测资料以及朝鲜1934-1938年的近海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9.
“近岸高能环境调查”将是2000年海洋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位于山东半岛顶端,深入黄海之中的成山角,素以水深流急,流向多变著称。对其附近海域海流能的开发与利用,历来为人们所瞩目。成山角地理位置独特(南侧水浅,东侧陡峻,北侧水下地形复杂,涡旋频频连接),现场观测困难,因而其紧邻海域是否是我国近岸高能环境之一的问题,较长时期以来没有定论。 据估计,全球海洋蕴藏海流能约10亿kW。目前国外只有美、日等国进行海流能的利用研究。1972年10-12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在紧邻成山角的海域(离海岸距离约3n mile)作了专题调查。当时目的旨在为开发和利用成山角附近海域海流能提供初步的、但是可信的依据。 本文引用这次调查部分测站上的海流观测资料,试图从海流结构与统计特性两方面对紧邻成山角海域的流速和流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分析选用了紧邻成山角的海域六个昼夜连续观测站的流速流向资料。这六个测站配置在成山角的北、东、南三个侧向上,每一侧向上各相对均匀地分布两个,分别以字母C2和C3(位于涡旋区),D3和E2,以及E1和F1标识。这些测站离海岸最近的是C2站,最远的是E2站。测量按常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广阔陆架海区实测流速的统计特性的研究,迄今尚未见到报告。近十余年来,致力于实测流速统计处理的国家计有美、苏、加、法、日和挪威等。但是,他们大多数侧重于大洋或深海中实测流速的统计特性研究,对浅海,特别是陆架海区则研究甚少。 流速是海水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与其它水文要素的关系至为密切。实践表明,凡是海流经过的区域,无不同时引起水文要素的局地变化。我国东海水文状况比较复杂,无疑与该海域海流状态(流场)的复杂性有关。例如,黑潮的弯曲与其分支点附近,海洋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别显著。沿台湾海峡和福建、浙江沿岸方向。自西南向东北或东北北运动,有时逼近长江口的合湾暖流水,影响着东海浅水区(125°E以西)的锋面位置、水温的正梯度型分布,以及东海中层冷水型的成长与消衰等等,其中又以海流对密度/盐度细微结构的增长与消衰的影响最为显著。要比较完整地确定这些影响颇为艰难,尤其对这个海域的海流全貌尚不十分清楚的时候。因为它们经常涉及整个流场及其时-空的变化。目前除了关于海流的动力学及其空间结构与时间変化的研究之外,关于实测流速的统计特性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后者是从描述统计学的观点进行海流研究,与前者的研究方法迴然不同。 关于实测流速统计特性的研究,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研究实测流速分量和流速值的分布特性。另一类主要研究实测流速值的谱特性。由于实测流速值的谱性质与海洋内波、行星波以及海洋湍流的关系极为密切,后类研究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迅速发展。 本文试图从描述统计学的观点,就以上两个方面探讨我国东海中部陆架区实测流速的若千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