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8篇
  免费   2396篇
  国内免费   3194篇
测绘学   1397篇
大气科学   2051篇
地球物理   2798篇
地质学   6639篇
海洋学   1469篇
天文学   298篇
综合类   1213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以漳州热田为例,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及构造特征、地下热水分布、水化学特征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分析对照,论证了化探工作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热田的化探异常成因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22.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钙质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能松  张兴辽 《岩石学报》1993,9(3):240-254
  相似文献   
923.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怀安蔓菁沟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产在太古宙怀安杂岩南缘与花岗岩带交界处,由高压基性麻粒岩、辉长质麻粒岩、英云闪长质麻粒岩和少量夕线石榴片麻岩相间排列的席状岩层构成,岩层间被高应变带或剪切带分隔。高压基性麻粒岩是石榴辉石麻粒岩。据石榴石斑晶内包裹的早期矿物(Cpx+Q)估算的早期高压变质作用条件:T=800℃,P>1.4GPa。环绕斑晶的后成合晶反应边矿物组合(P1+Opx+Hb+Cpx)的变质条件为:T=820℃,P为0.7~0.9GPa。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2.65Ga,矿物Sm-Nd等时线年龄1.82Ga,锆石U-Pb一致线年龄1.83Ga。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原岩代表晚太古代陆壳的最下部,大约在2.7Ga从上地幔分异出来,可能经壳下垫托作用加在早期陆壳底部,随后经历高压变质作用。早元古代晚期,由于地壳规模的大型逆冲作用,使其上升,并经受褶皱形变、剪切推覆和退变质等作用的改造,形成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924.
略论水资源系统的混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系统优化的关键在于模型的降维.混合模型可看作为一种降维方法,它通过把整个系统分解为联系比较松散的几个子系统,达到降维目的.从理论上对这类模型的建模原则、优化技术及其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说明了在多目标复杂水资源系统和排灌系统中这种混合模型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5.
This paper discusses geological-geophysical-geochemical models of such typical deposits as the Tieshan-type Fe-Cu deposit, the Tonglushan-type Cu-Fe deposit, the Yehuaxiang-type Cu deposit, the Jiguanzui-type Cu-Au deposit, and the Tongshankou-type Cu (Mo) deposit. Th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practical data of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s dominated by copper ore in southeastern Hubei. These models, which are graph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geophysic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deposits in this area. The models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copper deposits, predicting mineral resources, choosing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searching for ore deposits based on existing one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926.
通过对散斑计量法原理分析、数学描述及观测实例的论述,证明激光散斑法是研究煤矿地下结构物相似模型变形状态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技术,若采用白光作为光源,该项技术可用于二维变形场的实地测试。  相似文献   
927.
桃沟矿泉水暴露于辛置煤矿的通风斜井中,为低矿化度、低钠、锶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及卫生检测。  相似文献   
928.
1ntroductionSincel978ChinaembarkedonitsmodemiZaionprogramadopingtheopnDoorPOliCy.Sincethen,cooperationbe~nChinaandtheho-forificcountriesews)havebeenintensifiedandextensified.Noonlybilateraltradeactivitieshavebeenburgeoning,therehasalsobeenPhenomenatgrOWthinthedirectinvestmentineachothefseconomy.Besides,therehasbeenemergingsomenewtypesofmultinationalcoopefationtopromOtefullexploitationofmralandhumanresourcesandtoutilizeeachOther'scomParativeadvantags.TwoPedicularareaswhichmaybelookedaspoe…  相似文献   
929.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砂体厚度和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对4口岩心井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类型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从而认为济阳凹陷上第三系沉积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的冲积扇一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辫状河一低弯度曲流河阶段及晚期的高弯度曲流河阶段,同时分析了不同砂体的油气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930.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0种亚相或微相。其次,详细论述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同时还指出了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指出馆陶组上段沉积期的物源方向、河流流向、最终汇水区及当时的古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