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The paper describes a permeameter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AT) along multi-directions in fluvial sediments with cross beddings.Unlike existing in-situ permeameter methods that determin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submerged streambeds,our method was intended to measur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exposed streambeds or fluvial sediments.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Wei River,Shaanxi Province,Central China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isotropy of K in a well-sorted fluvial sediment.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even in well-sorted sediments,cross-bedding and sediment fabrication(or texture) can lead to varied K values along different measurement directions.The K value was the largest along the dip direction(or the major direction) that is parallel to the orientation of cross bedding and the smallest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bedding(or the minor direction). The K value in a given direction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direction often fell in the range bounded by the K values in the major and minor directions.The anisotropy ratio of K(the ratio of K value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directions) in two trenches for this well-sorted fluvial sediment was up to 1.14 to 1.23,respectively.Our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even for well-sorted sediments,the K values between two sampling points only about 10 cm apart can differ.It is clear that the K distribution strongly correlates to the bedding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782.
根据野外露头信息的综合分析,结合沉积模式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燕山地区宣龙坳陷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沉积相特征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该区洪水庄组-铁岭组沉积时期为一套局限台地潮坪相沉积,垂向上的沉积微相更能敏锐地反映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根据对各个层序界面的识别,将洪水庄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DS1,铁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DS2和DS3,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组成,不具有形成凝缩层的环境.根据研究区各时期沉积环境与层序地层的特点,建立了符合研究区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沉积模式,初步探讨了研究区所经历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83.
岩溶隧道在勘察设计阶段很难对岩溶发育情况给出准确具体的评价,导致此阶段进行的围岩级别划分与实际施工阶段揭露的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岩溶隧道进行施工阶段的围岩动态分级。本文通过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的综合修正,得到岩溶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定量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仙人洞隧道岩溶围岩的动态分级中,使围岩的分级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与合理。  相似文献   
784.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既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荒漠化土地最多的省区,也是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点论述了新疆地区沙尘暴的若干研究进展,从6个方面对沙尘暴的形成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即新疆沙尘暴气候背景、长期变化趋势、分布...  相似文献   
785.
2013年春季和夏季对长岛周边海域进行了环境与生物综合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长岛周边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水环境分析结果对调查海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季(M1、M2)与夏季(A1、A2)均可分为两大类。M1与A2为高温高营养盐区,M2与A1为低温低营养盐区。调查期间,共发现69种浮游植物。硅藻为两季主要浮游植物,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远大于夏季。春季共发现1种明显的优势种,为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Cleve)Hasle)。夏季共发现5种优势种,分别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裸甲藻(Gymnodinium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ccentrica)与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影响春季浮游植物分布的最佳解释变量组合为温度(WT)、透明度(SD)、风速(WS)和溶解总碳(DTC)组合,其中,温度影响最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夏季则为盐度(S)、活性磷酸盐(SRP)和N/Si组合,其中活性磷酸盐影响最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86.
马芳  孙丰月  霍亮  奥琮 《世界地质》2014,33(2):388-398
焦家金矿煌斑岩为钙碱性云斜煌岩和拉辉煌斑岩,为成矿后脉岩。区内煌斑岩及金矿体的产状统计表明,二者产状无明显相关性。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煌斑岩中w(SiO2)为38.56%~47.52%,w(TiO2)为0.85%~2.20%,Mg#为45~70,Rb/Sr为0.02~0.08,显示幔源特征。矿石中广泛发育的含CO2包裹体、辉碲铋矿的存在及前人关于氦氩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幔源物质参与了本区成矿。胶东地区煌斑岩时代集中于89~130 Ma,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发生;本次研究获得其K-Ar年龄为93.5±1.4 Ma,认为焦家金矿中的煌斑岩与金矿化为幔源C-H-O流体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形成于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岩石圈持续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787.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88.
为初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市分水岭地区矿产资源远景,2012年,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勘基金在区内开展预查工作,通过地质草测、地面高精度磁测、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等工作的开展,在区内圈出了铜矿化带四个,金矿化带一个。经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构造热液型小规模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9.
应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并加入吸收边界条件和衰减带,对弹性波方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其稳定性和收敛性。通过对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介质模型的模拟表明,高阶差分波动方程模拟的网格频散较小、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可为地震勘探及其资料解译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90.
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乡镇快递公司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成为了前沿课题,深入研究乡镇地区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些年,地理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处理手段.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常用的空间操作.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ArcGIS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利用此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功能建立某乡镇区域的道路网与各村庄的缓冲区,随后将以上得到的各缓冲区图层进行叠置分析,将快递公司配送中心选址的最佳区域筛选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