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6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1699篇
测绘学   1006篇
大气科学   966篇
地球物理   1075篇
地质学   2801篇
海洋学   953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541篇
自然地理   68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_(17)和C_(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52.
Long-term variability i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of the eastern Japan Basin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variability of water mass formation in the East Sea. The simultaneous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t shallower depths and oxygen increasing at deeper depths i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ook place in the late 1960’s and the mid-1980’s. Records of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air temperature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old winters that persisted for several years during those periods. Therefore, it was assumed that a large amount of newly-formed water was supplied to the intermediate layer during those cold winters. Clos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Upper Portion of Proper Water occurred in the late 1960’s and the Central Water in the mid-1980’s.  相似文献   
53.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了金属离子对凡纳对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EC3. 2. 1. 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 、Na 和K 等对该酶活力没有任何效应.Ca2 、Mg2 、Mn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Ba2 、Al3 、Fe3 、Zn2 、Co2 、Cd2 、Hg2 、Pb2 和Cu2 对该酶活力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Hg2 的抑制作用最显著,Hg2 含量为 1. 5mmol/dm3 时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进一步研究Zn2 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Zn2 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属可逆的非竞争性类型,抑制常数为11. 95mmol/dm3.  相似文献   
55.
LU  Peidong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2):219-226
The phase one project of the twin jetties at the Tao-er Estuary yields no effect on the flow, and 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deposition. A numerical model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and the scouring and silting in the channel be-tween the two jetti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tidal flux between the two jetties is reduced due to the notch located at the heel of the east jetty, and the effect of contraction-flush is not obvious. As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is kind of estuary under the tide action, the capability of tidal flux should be fully used.  相似文献   
56.
针对虚拟城市仿真系统应用中OpenFlight模型缺乏、建模方式单一,难以构建复杂模型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CAD文件来构建Opeflght模型的方法,在详细分析OpenFlight和DXF的数据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XF的OpenFlight数据创建方案并编程实现。通过实例测试证明该方案能快速、完整地进行数据转换,为虚拟城市系统的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植被波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需要大量地物波谱数据的支持,而现有地物波谱库中收集到的同一地物的波谱,由于其测量尺度和方法的差异,波谱也存在很大差异.以冬小麦为例,首先介绍了材料波谱、端元波谱和像元波谱这3种不同尺度波谱的概念,并以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测量尺度下波谱的差别,以此说明波谱尺度转换的必要性.然后利用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建立不同测量尺度下的波谱转换关系.分别验证了SAILH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波谱转换中的精度.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采用统计模型,在小尺度上采用非线性的物理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尺度观测植被波谱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北京市地铁暗挖施工沉降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猛 《北京测绘》2008,(3):67-71
仅以北京市地铁4#线张自忠车站主体暗挖施工的沉降监控项目为研究背景,对穿越城市主干道的车站结构暗挖施工进行连续性的沉降变形监测;从地下构筑物暗挖施工的工序变化与地表沉降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在预测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多层次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其变形规律与稳定性,实现了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59.
网络环境下分级统计地图可视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分级统计地图可视化技术,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分级统计地图制图系统,让用户在一个交互的、可视化的制图环境中定制个性化地图,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可视化工具进行探索性的空间数据分析,发现统计数据内在的知识.  相似文献   
60.
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是目前国际上遥感领域发展较前沿的研究课题,而PSInSAR技术是InSAR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分析了制约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因素,介绍了PSIn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PSInSAR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