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7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测绘学   414篇
大气科学   554篇
地球物理   705篇
地质学   1534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57篇
自然地理   4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Jihong Jia  Wenzhi Zhao  Shoubo Li 《水文研究》2013,27(24):3409-3414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calculate the evapotranspiration (ET) rate for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Gansu Province, China, to analyse ET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oasis and the surrounding desert and, especially, on the edge zone of the oasis. Five profile graphs were created vertical to the river. Because of the inverse humidity phenomenon, the least amount of evapotranspiration occurred on the desert close to the oasis. The average evapotranspiration rate was roughly proportioned from the edge of the oasis to inside and outside its boundary. Two meteorological ground stations located close to the oasis edge showed a notable difference in net radiation flux that led to the difference found in E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net radiation may be large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flux reflectivity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Meteorological data show that water supply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2.
153.
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显著的变化已经对冰冻圈水文过程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尤其是近10年以冰川融水、融雪径流、冻土水文等为主体的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①在冰川融水变化研究方面,对不同尺度的冰川融水开展了全面研究,发现冰川融水呈现全面增加之势;对冰川融水"拐点"是否出现进行了科学辨识,有了基本认识;对冰川融水过程进行了模型模拟,取得显著进展。②在融雪径流变化研究方面,通过对不同流域融雪径流估算,可基本掌握各河流的融雪贡献率;中国融雪径流变化差异较大,增减不一;融雪期变化具有普遍性,突出特点是峰值提前。③在冻土水文研究方面,通过对地表水-活动层壤中流-多年冻土层上水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冻土区径流形成的重力和热力耦合机制;多年冻土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冬季(枯水季)径流增加;已经发现多年冻土退化对径流有直接补给作用,在一些流域补给量可能达到一定量级。  相似文献   
154.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沟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REE分布型式为LREE富集型,可能是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组分交代造成的。地幔岩部分熔融生成的初始熔体LREE亏损,而辉绿岩和玄武岩则存在LREE亏损和富集两种型式,前者相当于N-MORB,后者相当于E-MORB。推测前者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而后者的地幔源区经历过一次富集LREE和LILE的事件。双沟蛇绿岩的REE特征暗示它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55.
ADiagnosticStudyofExplosiveDevelopmentofExtratropicalCycloneoverEastAsiaandWestPacificOcean¥JiaYiqin(贾逸勤)andZhaoSixiong(赵思雄)(...  相似文献   
156.
吉林中部石炭系出露较全,具有独特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在吉林晚古生代褶皱带演化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吉中石炭系划分为6个岩石建造,每一建造各具特征,并以岩石建造为手段,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认为该区石灰纪是在弧后一大陆边缘基础上形成的裂谷一拗陷带的构造环境,具有由先期裂谷发展阶段转变为末期拗陷带的演化过程,从而表明该区石炭纪为一拉张的构造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7.
青龙村群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贾大成 《吉林地质》1994,13(1):31-34
青龙村群在延边地体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笔者通过对该群的工作和所获得的微古化石,认为青龙村群在层序上仅包含该区1:5万区调青龙村剖面中的中、下段,其上段不属于青龙村群范畴;青龙村群的形成地质时代应为晚震旦─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158.
低纬和中高纬度火山爆发与我国旱涝的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强  李月洪  贾朋群 《气象》1993,19(11):3-7
根据500年旱涝等级资料,采用时序迭加方法,分析了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此外,还对1600-1979年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类似的分析。结果表明,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发后全国旱涝分布型和部分地区降水变化趋势有很大差异。爆发当年华北就可能明显变旱,而次年长江流域才出现明显的降水异常。计算不明,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及去仙岳火山爆发与江淮特大洪涝有直接联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固态反应的方法制备Li_3N·LiI·LiCl快离子导体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的方法进行物相鉴定。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100℃,其电导率可达10~(-4)_s/cm量级。样品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很好地遵循Arrhenius方程。测得样品的电导活化能E_a为0.45eV。  相似文献   
16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on dispersion-related characteristics: surface fric-tion velocity (u*), characteristic scal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 and q*),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height (h) 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 classified by Monin-Obukhov length (L), Kazanski-Monin parameter (μ) and convective velocity scale (w*) during daytime convective condition using a one-dimensional primitive equation with a refined soi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