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7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816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512篇
地球物理   772篇
地质学   1753篇
海洋学   420篇
天文学   174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4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1.
在收集亚东_格尔木地学断面剖面地质图、地球物理解释图和综合解释图件等的基础上 ,首先针对断面的特点进行总体设计 ;然后进行主题、层和实体的划分及编码 ;最后利用GIS平台进行矢量化 ,完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从而建立亚东_格尔木地学断面GIS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912.
袁林旺  陈晔 《冰川冻土》2000,22(4):327-332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井自然伽玛(GR)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分析了GR曲线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过程,表明GR曲线忠实地记录了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古里雅产,格陵兰冰芯所记录的气候事件均能均较好对应,表明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反映古气候变化良好的信息载体之一,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环境与气候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913.
腾冲火山区剪切波和尾波衰减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云南腾冲火山地区观测的地震数字化记录进行了尾波和剪切波的衰减测量。用AkiandChouet和Sato单次散射模型获得 5 2秒和 18秒流逝时间尾波的品质因子分别为Qc (f) =5 7×f- 0 94和Qc (f) =2 6×f- 0 95 ,表明地壳上部和地壳上地幔的地震波衰减频率变化率一致。两者均未显示出活火山地区尾波衰减的异常特征。尾波掠过空间椭球的平均半轴 ,前者约为 80km ,大大超出了腾冲火山分布的地理范围 ,后者约为 30km ,在腾冲火山分布的地理范围之内。用尾波规一双台S波振幅比法进一步缩小所用地震波掠过的空间 ,最后获得了S波随频率的衰减有类似于前人报导的活火山地区尾波频率衰减的特征 :相对于低频 (1 5~ 6Hz) ,高频 (6~2 0Hz)的Q- 1s 变化很小。从地表位置看 ,腾冲最年青的全新世的马鞍山和老龟坡火山就在S波掠过范围内 ,打鹰山火山也在近旁。这一结果表明在这三座火山体之下存在低速高衰减体。火山或处于休眠状态 ,或在消亡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14.
20世纪中国大陆6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献智  侯建盛 《地震研究》2000,23(3):263-268
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5个地震活跃期和4个地震平静期,活跃期中Ms≥6.0地震为线性分布和块状分布。平静期中Ms≥6.0地震为线性分布。线性分布和块状分布形象地展示了每个活动期中作用力的传递方向和途径,以及地震活动区域所受到的严格约束。因此,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大陆地震动力学和地震活动区域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15.
福建永泰云山碱性流纹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检生  王德滋 《地质论评》2000,46(5):520-529
福建永泰云山破火山石帽山群第三旋回顶部的霏细流纹岩含有霓石、钠铁闪石等碱性铁镁矿物。化学成化富硅、富碱,碱性指数(AKI值)大于0.90,Rb、Th、Zr、Ga等元素的含量高,Ga/Al值大;贫钙、镁、铝和过渡族元素,轻、重稀土比值较小,并具有显著的负铕异常。在K2O-Na2O及以Ga/Al值为基础的多种判别图上均投影在A型花岗岩区。上述特征与其邻近的魁歧典型碱性花岗岩相似,也可与国外有关典型碱性  相似文献   
916.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多个大型煤层气田,总资源量近10万亿m^3,相当于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工程沿线的沁水,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已经取得了煤层气产气量的突破。“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勘探开发煤层气创造了管网条件。  相似文献   
917.
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OAA卫星的热红外异常对可分析的新疆和其他地区近些年的地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18.
琼东南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运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 综合分析了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 发现琼东南盆地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两大发育历程, 相应划分出TejasA和TejasB两个超层序组; 与盆地非海相、海相过渡相、生长断层、缓坡和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5个超层序.以不整合及其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为三级层序边界, 识别出19个层序, 含5 7个体系域、5 4个以上准层序组、196个以上准层序.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 沉积层序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低水位体系域包含的沉积体系不同.在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关沉积层序模式.根据可容纳空间分析, 编制了本区海平面升降曲线, 发现陵水中期、梅山早期和莺歌海早期三次大的海泛与全球变化完全合拍.在纵向上, 海进体系域至密集段生烃潜力最强, 空间上以外陆架-大陆坡最好, 其次为滨沼或海陆过渡相.指出了陆架坡折附近的低水位楔和斜坡扇是值得注意的隐蔽圈闭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19.
在前人对深圳地区地震烈度的鉴定和评价基础上,结合地震地质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超越概率计算,确定深圳市东水西调输水工程以ZD2与ZD3之间近EW向一线为界,以北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区,以南属于>Ⅵ度区,核定为Ⅶ度区。   相似文献   
920.
袁林旺  刘泽纯  陈晔 《冰川冻土》2004,26(3):298-304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自然伽玛(GR)曲线,建立了2 85MaBP以来的轨道调谐时标.对GR曲线、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与太阳辐射曲线时频域的多维谱分析及奇异谱分析结果表明:达参1井GR曲线相对于太阳辐射的滞后时间短于深海及黄土记录3~4ka,GR曲线记录的岁差周期成分更为显著,且与太阳辐射在岁差周期上显示了更强的相关性.表明盆地古气候演化受到太阳辐射岁差周期强烈影响,具有低纬陆地记录的特征,而与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受轨道倾斜周期和全球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