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0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2775篇
测绘学   1170篇
大气科学   1430篇
地球物理   1635篇
地质学   5171篇
海洋学   1085篇
天文学   309篇
综合类   676篇
自然地理   106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矿体产于花岗岩以上断层附近大理岩中,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部位是主要的矿化部位,在大矿山、小石林、灰窑等地见有强褐铁矿化、弱铅锌矿化的厚大矿化层。通过勘查工作,认为矿区具有寻找中-大型规模矿山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层)或中部地壳(变质核杂岩)。地壳拆离作用具有运动学极性(NWW或SEE)、几何学宏观(区域)对称与微观(局部)不对称性、遍布全区但不均匀性,以及形成时间的跨越性(140~60Ma)等特点,并使得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显著的减薄。本文研究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厚度变化与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是,除新生代裂陷发育区岩石圈厚度明显较小且厚度有迅速变化外,从华北向贝加尔地区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加厚,也即东亚地区岩石圈具有楔形形态。晚中生代时期的地壳(或地幔)拆离作用伴随着广泛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区域岩石圈同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仅仅是区域岩石圈减薄在华北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4.
嘉陵江曲流地貌景观在世界曲流地貌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系统的阐述了嘉陵江曲流的演化、形成,并进行了与国际河谷曲流的对比研究,提出建立国家级曲流地质公园的意见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雄登寺-日霍脆韧性变形带呈近东西向展布,规模大。变形带内褐铁矿化蚀变强烈,化探异常发育,矿点、矿化点密集分布,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6.
107.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通过实际公路泥石流危险性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对四川地区雅泸高速公路的5条泥石流沟进行了评价,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上,而且所得的结果会更加合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8.
经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燕山期太山庙花岗岩体详细研究,认为该岩体侵入为一重要构造热事件,控制着区内多个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规模。本文着重探讨和阐述太山庙花岗岩体特征及其对周边矿床的控矿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基于MRMRF的多光谱纹理影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分辨率马尔可夫场(multiresolution Markov random field, MRMRF)模型的小波域多光谱纹理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可变的权重参数连接小波分解的多尺度特征场和标记场,通过直接映射,将上一尺度的分割结果作为下一尺度的初始结果,最细尺度上的分割结果作为算法的最终分割结果.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降低多光谱纹理图像分割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10.
附非负约束平差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等式约束下的平差问题,即先将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转换成凸二次规划问题,然后求其最优解.给出了几个判定最优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非负约束下的平差问题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一般形式,并给出了简明的算法.模拟实例说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测量中的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