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了矩阵A 的Drazin 逆Ad 的一种表达式。它是由待定系数法求出一个Hermite插值多项式g (λ) , 而g ( λ) 满足g ( A) = Ad 。  相似文献   
32.
137°E经向断面上的副热带逆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37°E断面1967~1995年间冬、夏两季的温、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该断面的地转流和副热带逆流.主要结果如下:(1)副热带逆流在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冬季,副热带逆流出现1支、2支、3支、4支4种形式,夏季出现2支、3支两种形式,两季均以2支形式占优势.(2)冬季副热带逆流主要出现在22°~23°N、26°~27°N两区间;夏季主要出现在21°~22°N、24°~25°N两区间.(3)副热带逆流的流速呈带状结构,多为单束单核,个别为单束双核形式.流速具有更强,冬弱的特点.(4)副热带逆流的流量年际差异较大,多年平均而言,冬季流量为14.3×106m3/s,夏季的为22.9×106m3/s.(5)冬季,副热带逆流的“源地”与黑潮“源地”同为一体.前者是台湾省以东黑潮东侧海流的一个分支,并沿着暖脊、冷槽边缘而东流.  相似文献   
33.
将硼矿分解后的废渣与磷矿石混合后,用硫酸分解,制成含硼的过磷酸钙。经深入加工制成油菜(籽)专用肥,肥效显著。  相似文献   
34.
新疆巴里坤湖十五万年来古水文演化序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巴里坤湖钻孔岩芯沉积相分析、年代学测定、粒度分析、碳酸盐及其稳定同位素测定、孢粉分析等综合研究,建立了巴里坤湖沉积岩芯剖面十五万年来的时间序列、湖水位变化的古水文演化序列,分辨出十五万年来经历的高湖面阶段和低湖面阶段。低湖面阶段对应于冰期阶段,在冰期时,降水主要积累于山地,进入湖泊的水量较少,湖水位降低;高湖面阶段对应于间冰期的到来,山地冰川融化,湖水位迅速上升,但很快达到新的平衡,水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混合物中恶臭气体的脱除方法。利用所筛选的高效除臭菌种配成不同比例的菌剂,在自然通气的条件下脱臭,8~12h便可完全脱臭。脱臭后的干燥混合物经加工可用于制备高效生物有机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面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设立了多项科技计划予以持续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理论研究、监测手段、数值模拟、防控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实践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部署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面向“十四五”,提出大气污染基础研究、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3个方面的建议,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O3协同、减污与降碳协同,进一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7.
38.
中国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农业综合损失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利用遥感、气象和地理信息数据与技术建立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等4个因子的风险指数和模型,基于4个因子建立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GIS平台下计算了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格局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复杂性,全区并不一致,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从西南到东北依次增加。随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的变化,干旱灾害风险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格局。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受复杂地形和多样气候带的影响,还受植被盖度、农业经济水平、土壤状况等地理环境影响,同时,喀斯特地貌和相对薄弱的抗旱能力也使得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9.
40.
首次对鸭子沟铜(钼)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213.8~231.0Ma之间,11件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文章在分析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鸭子沟铜(钼)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成果不仅说明鸭子沟铜(钼)矿化作用发生于晚印支期,而且在区域成找矿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揭示了东昆仑地区晚印支-燕山期后碰撞阶段斑岩型Cu、Mo成找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