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兆林  张书毕  闵珊 《四川测绘》2007,30(5):224-227
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坐标转换模型和最小二乘配置坐标转换方法,并以徐州市基础测绘北京54和西安80平面坐标的转换为例,比较了二维多项式变换模型和相似变换模型的精度。最后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劣。同时,提出了利用QR矩阵分解法来解决最小二乘法矩阵求逆导致的数值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52.
季节尺度区域气候模拟适应调整时间选取问题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以1998年夏季中国异常气候事件为例,对季节尺度区域气候模拟适应调整时间的选取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共做了11个试验,每个试验的适应调整时间最短为10 d,最长为6个月,以检验适应调整时间长短对夏季中国异常气候事件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气变量而言,模式通常在经过4—8 d的适应调整时间后,就进入"气候模态"运行,此后模拟误差主要是由于模式对区域内大气过程描述能力不足造成的,对适应调整时间选取不再敏感,这进一步证实了区域气候模拟是一个边值问题的观点。各气候区平均降水量模拟结果受适应调整时间影响也不大,但不同的适应调整时间对降水分布格局模拟将产生一定影响,降水分布模拟结果随适应调整时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通常出现在强降水发生区域。总之,对于季节尺度降水模拟,适应调整时间大于2个月效果更好。对降水分布格局模拟误差和东亚夏季风系统进退过程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式对受夏季风系统影响比较大的区域模拟的降水相关系数变化性也比较大,因此,发展合适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以提高受夏季风系统直接影响区域强降水过程的描述能力是改进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夏季气候模拟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辽宁省区域性大雾预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1994—2002年9年辽宁区域地面图的普查,得到了辽宁区域性大雾天气(大于等于5个地市,能见度小于0.5 km)共有73次。分析近10年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得到了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普查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时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区域性大雾天气分型。分析辽宁省各种区域性大雾的成因及要素演变特征,从中提取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流程,用PP法建立区域性大雾的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4.
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同月的广西月降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而利用2002~2005年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及其派生变量,对广西6月降水量作BP神经网络降尺度释用预报。作为对比试验,以相同的预报量,从1957~2000年5~12月及1958~2001年1~4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作相同处理,建立前期综合因子的广西6月降水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独立样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同期综合因子建立的BP神经网络降尺度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利用前期综合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但预报效果依赖于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55.
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区域地下水溶质运动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部分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溶质在大区域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介质的空间变异性。首先总结了野外条件下饱和介质和非饱和介质土壤渗透性能的空间变异性结果,由于野外渗透介质严重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溶质在野外条件下的运动采用了随机理论方法。基于Lagrange方法和Euler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渗透系数为对数正态二阶平稳及一阶扰动近似条件下,平均浓度满足对流-弥散方程,方程中宏观弥散度决定于介质渗透性能的统计特征,总结了一系列宏观弥散系数的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深圳湾海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锌、铬、镉、镍、铅、铜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它们的浓度均值已全部超过广东省海岸带沉积物背景值。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法,在6种重金属中镉造成的污染最严重,从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看镉的含量已达到很高的污染水平。从面状分布看,重金属污染危害指数值在深圳河口区最低,在蛇口段居中等水平,在深圳湾内侧的近岸水域最大。柱样沉积物的浓度变化以1950年为界划分为两部分:1950年以来的现代沉积物中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表现为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增长幅度大,且浓度很高,其均值全部大于广东省海岸带的背景值;1950年以前的近代沉积物中有稍弱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研究认为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速率、人类活动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浓度高低有直接相关关系,并直接影响到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57.
The concentration of zinc, chromium, cadmium, nickel, lead and copper was measured on both surface sediments and core sediments in the Shenzhen Bay.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all metals have exceeded the background value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Guangdong Province. Cadmium is a heavy pollution matter which indicates a strong pollution level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risk coefficient method. The ecological risk index of the whole area is 299 which belongs to middle and strong level. The area with strong pollution level is the near shore area closing to the inside of Shenzhen Bay, Shakou area is in the middle level while the weak pollution level occurs in Shenzhenhe Estuary according to ecological risk index. The four sediment co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ased on lead-210 dating, sediments size analysi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in surrounding areas since 1950 with strong human intervention. The sediment size, deposition rate and human activities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which directly impact the pollution level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in Shenzhen Bay.  相似文献   
58.
The complexity of the laws of dynamics governing 3-D atmospheric flows associated with incomplete and noisy observations make the recovery of atmospheric dynamics from satellite image sequences very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challenging problem of estimating physical sound and time-consistent horizontal motion fields at various atmospheric depths for a whole image sequence. Based on a vert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we propose a dynamically consistent atmospheric motion estimator relying on a multilayer dynamic model. This estimator is based on a weak constraint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scheme and is applied on noisy and incomplete pressure difference observations deriv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The dynamic model is a simplified vorticity-divergence form of a multilayer shallow-water model. Average horizontal motion fields are estimated for each lay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assessed using synthetic examples and using real worl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image sequences.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the estimator enables exploiting fine spatio-temporal image structures and succeeds in characterizing motion at small spatial scales.  相似文献   
59.
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薄储层岩性、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纵向叠置严重、横向变化快、常规确定性反演方法受地震频带限制难以准确刻画的特点,尝试应用基于MCMC算法的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反演,以提高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精度,并全程应用成岩储集相控制建模,以便从储层地质学的角度加强模型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建立合理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的油藏物性模型。具体实现方法是,首先利用对岩性识别敏感的测井曲线重构拟声阻抗曲线,再以声阻抗为中间变量,对岩性、物性参数空间变异性进行双重变差函数分析,最后基于MCMC算法实现了成岩储集相控制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的三维岩性、阻抗及孔隙度模型,其纵向分辨率为1ms,既可以很好地展现不同期次砂体的叠置关系、隔夹层的分布以及沉积旋回纵、横向演变规律,又可以实现物性变异方向沿河道砂体弯曲方向变化的趋势,同时可对地震资料的多解性进行有效限制。  相似文献   
60.
手绘军队标号识别是基于草图的战场态势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的草图特征手工提取方法费时费力,以及依靠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泛化能力受到训练数据多样化制约的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机制与卷积神经网络融合的军队标号识别方法.首先构建了特征提取模型Sketch-Net,实现手绘军队标号特征的初步提取;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分别捕获特征在通道和空间位置中的依赖关系,增强模型提取特征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建立的军队标号数据集上的识别正确率达到95.75%,能有效应用于手绘军队标号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