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3篇
  免费   1481篇
  国内免费   2218篇
测绘学   919篇
大气科学   1766篇
地球物理   1673篇
地质学   3944篇
海洋学   1475篇
天文学   395篇
综合类   812篇
自然地理   107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21.
应用^57Fe穆斯堡尔谱学的方法研究了四个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铁的化学状态和Fe^2 /Fe^3 的值,它们的Fe^2 和Fe^3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1%~29.4%和76.6%~95.9%,Fe^2 /Fe^3 值的变化为0.043~0.42。3个月龄的Fe^2 /Fe^3 值大于10个月龄,从10个月龄到22个月龄的Fe^2 /Fe^3 值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对不同价态的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2.
9012号热带气旋维持的卫星云图和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卫星云图的演变和常规天气分析相结合,对9012号热带气旋登陆后维持水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热带气旋经久不消的重要原因为其西南侧对流云团和东北侧高空槽前对流云带与热带气旋云系相衔接在中低层东北气流引导下卷入,热带气旋内部的两条云带的维持,以及利有的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123.
台湾海峡及其西边地区正常地震动态及危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柯龙生  林世敏 《台湾海峡》1994,13(2):190-197
本文从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应力场动态,能量释放方式,b值及震群特征6个方面研究了台湾海峡及其西边地区地震活动的正常动态及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具有前兆意义的变化模式表现为区域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及功能方面的有序性变化,即:(a)地震空间分布由分散转为集中,形成条带或空区;(b)断裂活动由多组转为单一,应力场趋向一致;(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24.
利用臭氧氧化实现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合生物反应器,对应用臭氧氧化实现污泥减量进行了研究。2个相同的复合生物反应器平行运行,1个作为对照系统,1个作为氧化系统。反应器内装有半软性填料,投加量为10%。曝气池中悬浮污泥浓度为1 500 mg/L左右,生物膜浓度为2 000 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氧化污泥比例的增加,污泥表观产率系数也随之降低,当臭氧投量为0.05 g O3/gSS,每天氧化的污泥分别为反应器内污泥的10%,20%,30%时,污泥表观产率系数分别减少28.2%,44.9%,75.8%。虽然随着污泥氧化比例的增大,氧化系统出水CODcr略有增加,但氧化系统仍能保持其生物处理能力,CODcr去除率在92%以上;2个系统之间氨氮的去除率相差不大,氧化系统的硝化能力基本没有受到臭氧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6.
张林  薛振和 《海洋预报》1996,13(1):34-40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别计算了南极4个区海冰和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的变化周期,并对前3年的南极海冰强弱和当年的台风发生频率数进行了逐月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7.
关于东海陆架区的浮游端足类??亚目( Amphipoda: Hyperiidea),过去了解很少,迄今仅郑重、郑执中等(1965)报道细长脚?? ( Themisto gracilipes )是黄海主要浮游动物之一。陈瑞祥(1978)报道了采自江苏、浙江近岸水域和福建东南近岸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Stephensen(1925)曾报道过Amphithyrus bispinosus分布于香港一上海之间水域。入江春彦(1957)报道了日本五岛列岛一香港之间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本文根据1976年调查的资料,对东海大陆浮游端足类??亚目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对调查区的浮游端足类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东海浮游端足类的分类与生态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但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资料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8.
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林加涵  方永强 《台湾海峡》1996,15(2):170-173,T001
研究表明,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分化和成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14℃对文昌鱼性腺发育没有显著的作用,20和25℃十分有利于性腺发育和成熟,经40d培养,出现一些雌、雄文昌鱼产卵和释精以及加速性腺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水温促进性腺发育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9.
Role of mangrove in mercury cycling and removal in the Jiulong Estua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seline of mercury in mangrove swamp The mercury content in sediments in the Jiulong Estuary was determined in 1984 and 1985(Table 1). The highest content of mercury in sediments (300×10~(-9)) was found in Ditou, contrast-ing strongly with the low content of 36×10~(-9) in Port Dongzhai in the Hainan Island. Tab1e 1 shows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mercury in sediments in the Jiulong Estuary is 140×10~(-9) and the averageof four areas is 72×10~(-9). This value means that these areas have not been heavily contaminated by  相似文献   
130.
- This paper deals with species composition, seasonal change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Hydromedusae (Hyd.), Siphonophores (Sip.) and Ctenophores (Ct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Materials from 17 stations in the Xiamen Harbour and adjacent waters were taken once monthly for the period from Sep. 1980 to Aug. 198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Phialidium folleatum, Lensia subtiloides and Pleurobrachia globosa , the total annual number of species has one peak and the total annual number of individual has one peak and two secondary peaks. On the basis of their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e, the Hydromedusae, Siphonophores and Ctenophores found in the region investigated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ecological groups: estuarine group, neritic group and oceanic group. Their seasonal success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intensity of several wa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