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1篇
  免费   1338篇
  国内免费   1703篇
测绘学   664篇
大气科学   1121篇
地球物理   1420篇
地质学   3560篇
海洋学   819篇
天文学   359篇
综合类   538篇
自然地理   98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1IN TR O D U CTIO NH istoricdaelsertificatiisonnotonlythekeyissueon theinteractiobnetweennatureandhuman proces,sbutalsothemost challenginigssueinthecomplex reltaionshipbetweenhuman andland.Previousl,ymostChinesesci-entistisnthisfieldcarrieoduttheiresearch…  相似文献   
932.
海州湾海域赤潮灾害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海州湾海域共发生有记录的赤潮7起,涉及海域面积近2000 km2,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本文根据近年来海州湾赤潮发生的情况和相关资料,阐述了海州湾赤潮的发生及其影响、赤潮主要藻种,从物理、化学、气候、生物等因素上分析和讨论了海州湾赤潮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加强赤潮的研究工作;(2)控制陆源污染物的入海,防止海水富营养化;(3)加强赤潮监测.  相似文献   
933.
利用多道α能谱仪,对2005年8~9月在海南岛近海采集的7个沉积岩芯进行了210Pb的沉积速率测定,探讨了海南岛近海陆架上现代沉积速率的区域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位于港湾内的B1168站位由于沉积物供应充足,有最高的沉积速率,达2.9 cm/a;位于河口海湾附近且受沿岸流影响的B289站位,有很高的沉积速率,可达1.6 cm/a,沉积环境较稳定;位于西南海底沙脊区北缘且靠近昌化江河口的B97、B135、B10站位也有较高沉积速率,分别达到1.0、0.89和0.47 cm/a,在表层都出现了210Pb放射性活度倒置的现象,表明所处区域有较强混合作用;处于西南外陆架的C4站位受北部湾环流影响,沉积速率为0.6 cm/a;位于东部外陆架的B377站位处于上升流区,沉积速率较低,为0.21 cm/a.可见,海南岛近海陆架上的现代沉积速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在物质来源丰富的沿岸流作用区和河口区附近,现代沉积速率很高;在陆架环流沉积作用区,现代沉积速率也较高;在水深较大的外陆架上,由于沉积物供应相对匮乏,沉积速率一般较低;在近岸潮流沙脊区,由于水动力很强,无法形成现代细粒沉积.同时,在陆架上,沉积速率有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海南岛近海海域的沉积速率与该区的物质供应、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地形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34.
中国东北地区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地理科学》2019,39(8):1284-1292
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探讨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化过程,刻画地缘关系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世纪10~40年代,东北地区地缘关系呈现“半畸形”开放的状态,整个地区长期处于军阀战乱与日本侵略阶段;这一时期,东北地区迎来移民高峰,农业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境内日本经济肆意扩张,大量资源与财富被掠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缘关系由50、60年代的依赖型转向80年代以后的多元和平发展;受其及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地区内工业由蓬勃发展到缓慢波动前行。如今,东北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仍十分复杂,但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开阔;未来应大力推动东北亚国家及次区域间安全与经济合作,同时提高东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935.
导言原华北地台分布于东经105°以东,北纬30°—40°之间。东南部中、晚元古范围比黄汲清中朝准地台向南延伸稍远,包括淮阳地区以南部分在内(图1)。五十年代开始区域地质调查,七十年代早期在野外认识基础上,作了区域性归纳(程等,1973,1982a,1982b),此外,对矿物相、变质相系、混合岩、花岗岩(程、张,1982;董申保,1982),矿物对的地温地压(张,1981:靳是琴等;1982),氧同位素研究(崔等,1980)。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936.
辽河曙光油田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注入储层的高温水蒸气与储层岩石发生了强烈的水岩作用,使注入水的化学成分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结合水岩作用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成果,在确定水岩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元素质量守衡计算方法对辽河曙光油田的水岩作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注入水在储层运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的石英和高岭石,同时沉淀出大量的钠蒙脱石,该结果很好地吻合了室内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937.
With the aid of a normal form of a family of measure-preserving mappings in dimension 3, which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at there are periodically invariant curves which survive the nonlinear perturbations in the generic case.  相似文献   
938.
本文依据白光耀斑连续发射谱的一般观测事实,通过对一系列模型大气的非局部热动平衡计算,从半经验角度探讨了白光连续发射与模型大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球深层的温度增加或者过渡区存在平台结构均可解释观测到的白光辐射增强。对如何从理论上来解释这些大气结构本文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39.
论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的统一性观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的相关。”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光辉地理思想经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长期窒息,其生命力日见衰竭。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使人们的眼光既回顾到古希腊时代的地理观念,又萌生出对于地理学探讨的浓厚兴趣。但十九世纪之前的地理研究大多是抽象的哲理性的探讨和单纯的地理资料的堆砌。十九世纪以德国地理学为代表的欧洲地理学,由于洪堡和李特尔等人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赋予了地理学以新的生机和新的个性,井促使其迅猛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情况的分析,论述这一时期德国地理学统一性观点的确立。  相似文献   
940.
PROBLEMSOFTHEAQUATICENVIRONMENTANDCOUNTERMEASURESINRAPIDECONOMICDEVELOPMENTINTHEZHUJIANGRIVERDELTA¥WenYanmao(温琰茂);ChengGuop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