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872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387篇
地质学   1466篇
海洋学   54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 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 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 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 厚度在0~4km之间, 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 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相似文献   
942.
城市土地储备是对土地资源集约优化管理的有效方式,传统基于二维平面图纸和面向抽象业务数据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对于土地储备信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本文进行的土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是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庆市主城区基础地形数据的基础上,集成高精度的DOM、DEM、控规信息和土地储备信息,完成了土地资源综合信息数据库构建,最终通过服务应用的方式实现了对土地储备信息高效、准确、对象化管理,同时拓展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招商引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3.
利用GIS对广州市公园绿地、学校和体育场馆3种应急避难场所资源进行点状缓冲区分析,同时对主要交通干线做线性缓冲区分析,综合评价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型应急避难场所资源最多,但由于重叠率过高导致难以覆盖全市;学校型应急避难场所3 000 m缓冲区面积占全市51%,是最重要固定型和紧急型避难场所;体育场馆型避难场所相对比较欠缺。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区位相对较好,70%应急避场所资源都分布在主要道路500 m缓冲区内,95%以上在1 500 m缓冲区范围内。最后从人口分布、可达性、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程度4个角度总结了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改造完善区、补充提升区、配套建设区和集中配置区4种规划策略分区,完善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944.
Chlorpyrifos and dimethoate are overused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that can trigger trophic cascades, resulting in toxicity to both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organisms as well as altered ecosystems. In previous studies, substantial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vertebrate specie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pecies of zooplankt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show that the fission tim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n ciliates is a potential aquatic detection index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ciliate Urostyla grandis was treated with doses of chlorpyrifos and dimethoate. After exposed to the pesticides, the LC_(50)(i.e., concentration that killed 50% of the ciliate cells within 24 h) values were 0.029 mg L~(-1) for chlorpyrifos and 0.0685 mg L~(-1) for dimethoate. The fission tim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after 168 h of exposure were 0.0075–0.0093 mg L~(-1) for chlorpyrifos and 0.2640–0.2750 mg L~(-1) for dimethoat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ssion tim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the LC_(50) value in ciliates, indicating that fission tim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e LC_(50) value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sing ciliates. The effects of chlorpyrifos and dimethoate on ciliate cell ultrastructures included agglutination of chromatin in the macronucleus, protruded and discontinuous macronuclear and micronuclear membranes, loss of integrity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and contents, and absciss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adoral zone of membranelles.  相似文献   
945.
粘土表面改性方法是提高改性粘土絮凝有害藻华效率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超声改性法对粘土去除藻华生物效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粘土颗粒在改性前后的粒度分布、扫描电镜图像以及表面电位等理化特征变化,进而初步探讨了超声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超声改性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本研究中所试验五种粘土去除藻华生物能力。超声改性导致粘土颗粒粒径进一步减小,且超声时间越长,颗粒粒径越小;超声处理后的粘土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延长超声处理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增效效果。同时发现,超声改性后粘土颗粒的表面电位负电性变弱,降低了粘土颗粒与表面负电性藻细胞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提高了粘土对藻华生物藻细胞的絮凝去除能力。本研究探索了提高粘土去除藻华生物效率的新方法,为进一步增强改性粘土去除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6.
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波  姜涛  邱晨  杨健 《海洋与湖沼》2018,49(6):1358-1364
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技术(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对长江口不同水域中捕获的焦氏舌鳎、皮氏叫姑鱼、鮸鱼和光泽黄颡鱼耳石中的Sr含量进行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发现,焦氏舌鳎是典型的海水鱼类,不仅Sr:Ca比(按惯例标准化为Sr:Ca×10~3)的移动平均值高(7),而且Sr含量面分析图亦呈现为对应高盐度海水的黄色或红色图谱。虽然皮氏叫姑鱼和鮸鱼从出生直至被捕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都在3—7间波动,总体上属河口半咸水栖息鱼类,但从Sr含量面分析图来看,皮氏叫姑鱼生活史履历更为复杂,可包括淡水(对应蓝色图谱)和半咸水生境(对应绿色图谱);而鮸鱼仅在长江口较高盐度半咸水或海水生境中活动,未见进入过淡水的履历。光泽黄颡鱼表现出仅利用淡水生境的履历,其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仅在1.5—3间窄幅波动,整个生活史均在淡水区域里活动,表现为长江口典型的淡水栖息鱼类。本研究从新的角度提供了较为客观、直观和最新的信息,用以较为准确地重建和掌握长江口这些不同鱼类的生境利用特征。  相似文献   
947.
多波束声纳数据可以有效记录海底地形地貌和底质特征信息。本文利用船载多波束数据对慢速扩张的卡尔斯伯格脊60°~61°E洋脊段的典型构造地貌单元的后向散射强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洋脊段的构造和岩浆作用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洋脊段I以构造拉张作用占主导,脊轴及附近后向散射强度为-29 dB左右,裂谷壁高差可达1 200 m以上,裂谷内断裂发育,裂谷侧翼高度与裂谷宽度的比值为78.7~126.2,裂谷两侧翼部线性构造较少,但轴向正断层面更宽,倾角更小;与洋脊段裂谷中段相比,末端火山活动频率较低但喷发规模较大,火山机构数量和体积也更大,且可发育深大断裂获取深部热源。洋脊段II以岩浆作用占主导,脊轴及附近后向散射强度达-35 dB,裂谷内轴向火山脊发育,裂谷壁高差小于500 m,裂谷侧翼高度与裂谷宽度的比值为77.6~116.8,裂谷两侧翼部线性构造数量众多、长宽比较大且呈近似对称,相邻线性构造之间沉积物广泛分布。通过提取挖掘与底质属性密切相关的多波束后向散射强度数据,结合海底地形地貌的分析,可以为洋中脊的构造和岩浆作用强度的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948.
文中简要介绍了雷达水位计的测量原理、分类和技术特点,并将其中的导波式雷达水位计和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与传统的浮子式水位计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导波式雷达水位计应用于一些特定条件下潮位观测的优势。基于导波式雷达水位计设计了一套水位观测系统。简要介绍了该水位观测系统的系统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针对该水位观测系统进行了计量检定,并进行了现场安装试验。在现场实验中将导波式雷达水位计数据与浮子式水位计数据进行比较,说明了采用该设计方案进行潮位观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9.
无论是对于各种涉海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还是对于它们的防护而言,最大波高的预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常用的海浪预报模式多以相位平均模型为主,其能直接给出的计算结果是海浪谱,因此基于海浪谱给出合理的最大波高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波陡、谱宽等参数对最大波高公式的影响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单峰谱开展,尚没有考虑包括双峰谱在内的海浪谱型最大波高公式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海浪谱对最大波高的影响特性,进而提出了海浪谱谱型的参数化定义,最后给出了考虑谱型因子的最大波高公式。  相似文献   
950.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5~22.5m的海阳核电站6个测站3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基本以半日潮为主,且半日分潮中M2振幅大于S2,全日潮仅存在个别站位的个别水层中;测区的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但其分潮比WM_4/WM_2大于0.04,表明测区中浅海分潮流具有较大的比重,故测区的潮流性质应为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的类型;各站位各层表现出不同的潮流运动形式,往复流和旋转流同时存在,不同站位、层次之间的明显差异还需要结合详细的地形调查展开研究;大部分站位的余流流速呈现表层>中层>底层,大致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