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9篇
  免费   976篇
  国内免费   1528篇
测绘学   652篇
大气科学   608篇
地球物理   699篇
地质学   2545篇
海洋学   724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87篇
自然地理   51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湖北建始地区志留系钻获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勘探实践证明,志留系是我国目前最为有利、最有前景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已在四川盆地的涪陵、长宁—威远等地区取得了页岩气重大突破,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基础地质调查表明,四川盆地周缘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发育,尤其是鄂西—渝东北地区,志留系底部龙马溪组富含笔石黑色页岩发育,厚度大,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石化、中石油实施的常规油气钻井,在志留系龙马溪组均见到了不同程度的页岩气显示,展示了其  相似文献   
152.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是中型绿岩型金矿床,但已属于严重资源危机的矿山,急待寻找接替资源,因此对新地沟金矿床进行深部远景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找矿矿物学和成因矿物学理论,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及热电仪系统分析新地沟金矿床不同标高和矿段中黄铁矿的热电型标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地沟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型以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及聚形为主;热电系数变化主要集中在-331.10~340.20μV·°C~(-1)范围内,导电型多以N型为主,约占总含量的80%;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50~340℃,属于中温矿床。黄铁矿热电性参数XNP变化范围较大,估算矿体剥蚀率为67.96%~74.31%。通过对黄铁矿导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矿体剥蚀分析表明:油篓沟矿段位于矿体中底部,向深部可能有小规模延伸,小西沟矿段钻孔ZK106在深部有较大规模的延伸,其矿化前景最好;小西沟矿段钻孔ZK102深部矿化前景次之;大汗青矿段钻孔ZK_2802其深部矿化前景较差。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3.
贵州省都匀市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都匀市是贵州省城镇滑坡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区。文章以都匀市沙包堡镇为研究区,采用栅格单元提取高程、坡度、岩性、水系等9项致灾因子,分别使用都基于数学统计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信息量模型)和定性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模型)对都匀市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精度与预测效果均为最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3,易发性分区中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内预测发生滑坡面积比占95.41%,且最符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情况。评价方法与结果可为贵州城镇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4.
3500 m岩心钻探装备(YDX—6型钻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装备,采用N级口径钻深可达3500 m,其最大特点是采用长油缸钻进和起下钻。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钻机在油气井勘查中生产试验情况,同时对矿区地层、钻孔结构、钻进过程、钻进效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5.
2016年9月5日北川县陈家坝乡发生突发性滑坡,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该滑坡为 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诱发的同震滑坡的局部复活。文章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基于多期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历史,测算了滑坡和堰塞湖的范围及规模。根据水位监测数据,计算两次事件水位库容对应关系曲线。同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了该滑坡两次失稳的主控因素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研究区在历史上共发生三次滑动,其中2008年同震滑坡主要是由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横跨滑源区,地震时强烈的断层逆冲错动,导致位于断层上盘的坡体瞬间失稳;而2016年滑坡局部复活主要是由于2008年地震造成坡体结构破碎解体,松散的同震滑坡物质堆积于斜坡上,坡体自身稳定性大大降低,加之近期地震活动和河流侵蚀坡脚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导致滑坡复活。  相似文献   
156.
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纠倾加固的工程实例研究目前较少,虽然既有地基基础加固措施很多,但是它们在黄土地区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文章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将微型桩与灰土桩两种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该加固结构的布置形式、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提高微型桩承载力,控制建筑沉降。通过纠倾加固工程实例,对微型桩结合灰土桩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固建筑从纠倾结束到沉降稳定,最大沉降量仅5.6 mm,表明微型桩结合灰土桩在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加固工程中加固效果良好,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7.
任鸿飞  杨家林  马彤真 《探矿工程》2018,45(10):115-118
通过对典型尾矿库土壤样品分析,利用重金属超标率、植物体BCF、污染因子的权重值筛选等通进行典型污染物识别,为开展尾矿库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鲁麟  梁婷  任文琴  赵正  刘善宝  陈郑辉 《矿床地质》2018,37(6):1260-1280
赣南地区淘锡坑钨矿床是典型的大型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并延伸至深部花岗岩内,按空间产出位置分为内带矿体和外带矿体,包括宝山、西山、烂埂子、枫岭坑4大脉组,矿体产出各不相同,矿物组合也具有明显分带特征。在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基础上,文章选择淘锡坑主成矿期石英为研究对象,并与共生黑钨矿作对比,从空间角度开展不同脉组、不同矿体或中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石英包裹体类型有H_2O-NaCl型包裹体(Ⅰ型)、H_2O-NaCl-CO_2型包裹体(Ⅱ型)和纯CO_2体系裹体(Ⅲ型)及少量含石盐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并同时捕获贫CO_2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气相包裹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内、外带石英脉气液两相的包裹体均具有较宽温度和盐度范围,外带均一温度和盐度w(NaCl_(eq))分别集中于200~220℃、1%~6%,内带均一温度和盐度w(NaCleq)分别集中于100~220℃、3%~7%,流体为中-低盐度、富含CO_2的H_2O-CO_2-NaCl体系,不同脉组不同矿脉之间对比结果均显示出多期成矿的特征。在矿脉形成过程中,流体的成分和温度在内外接触带有明显变化,表明岩体与围岩接触界面是造成淘锡坑矿床内带矿体和外带矿体的成矿条件改变的转折位置,成矿流体在此附近发生CO_2逸失引起相分离的不混溶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开展瑞典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跟踪研究,分析了瑞典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信息服务现状,掌握了瑞典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馆藏机构,以及资料汇聚、资料保管、资料数字化和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了瑞典岩芯高光谱红外成像2级数据产品服务的典型模式和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对推进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0.
为了揭示季节性低温胁迫下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环境因子对耐冷混合菌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机制,利用自主筛选构建的耐冷石油降解混合菌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镇长庆油田陇东油泥处理站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场地修复实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季节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特性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1)在季节性低温胁迫下(9-11月)M2组(耐冷混合菌处理组)月平均降解率明显增加(P<0.01),JZJ+M1组(金盏菊联合常温混合菌处理组)和M2组累计TPH降解率分别为15.37%±3.51%和28.64%±4.12%。(2)M2组土壤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在低温季节(LT)活性最高,且温度和处理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1)。在土壤营养元素方面,无论何种处理方式(JZJ+M1和M2)二者含量均为RT(常温季节)高于LT(P<0.05),同时明显高于CK组(P<0.05)。(3)M2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LT高于RT(P<0.05)。(4)NMDS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2组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TPH降解率主要与土壤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单月TPH降解率(μ2)和Shannon-Wiener指数有关,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环境因子的季节响应,优化场地修复在低温环境的降解条件、加速低温期石油烃降解速率,以期为陇东地区低温耐冷混合菌场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