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1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测绘学   364篇
大气科学   839篇
地球物理   943篇
地质学   1980篇
海洋学   532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471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胶州湾鱼类复殖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水域的鱼类复殖吸虫,早在30年代秦素美(1933)曾报道过7种;作者自1958年起陆续在该水域进行吸虫标本采集,先后剖检鱼类49种,共529尾,找到吸虫21种,其中4种为新种。本文为新种记述,并附胶州湾吸虫及宿主鱼类名录。 文内测量单位一律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2.
科氏力对河口分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闽江口等几个分汊河口为例,分析了科氏力在河口分汊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涨落潮流路分歧主要通过形成涨落潮冲刷槽和中央缓流区浅滩而逐渐使河口产生分汊;水面横比降则以横向环流和横向切滩两种形式,或堆积或冲刷,导致河口分汊。  相似文献   
63.
羊栖菜茎部愈伤组织再生苗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羊栖菜纵裂主枝上愈伤组织再生苗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此种成苗方式是在主枝 (茎 )或假根处由外皮层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苗有望成为羊栖菜人工养殖种苗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直升机大比例尺航空物探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克服深部及矿区外围地面物探工作难度大、勘探周期长等不利因素,探讨了利用直升机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航空物探资料的方法。以成功应用实例,总结了直升机航空物探方法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针对目前深部找矿工作区的部署特点,展望了直升机物探利用磁、电、能谱综合信息,挖掘矿山深部及外围资源潜力,直接为地质找矿服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Give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r(P) |δs of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V(P) on the surface δ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ellite altitude, by using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method, a fictitious regular harmonic field rrVrr(P)^* and a fictitious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an inner sphere Ki can be determ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Vrr^*(P)could be further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expansion series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because rrV(P)^*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due to its regularity and harmony in that doma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fictitious field V^*(P) defined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could be also expressed as a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Then,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series expressing V^*(P)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sequently the real field V(P) is recovered. Preliminary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r(P) could be recovered based only o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P)|δs given on the satellite boundary. Concerning the final recovery of the potential field V(P) based only on the boundary value Vrr (P)|δs, the simulation tests are still in process.  相似文献   
66.
多因子影响的地图居民地自动聚群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图综合目的的居民地聚群需要遵循Gestalt的邻近性、相似性和方向性原则,描述居民地结构、形态及其关系需要6个因子,即居民地间的距离、可视区域面积、大小相似度、形状相似度、方向关系、居民地内部方向;进而运用这些原则和因子,给出了居民地的自动聚群和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中国边缘海域及其邻区的岩石层结构与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边缘海域近年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根据速度异常和各向异性分析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的岩石层结构和构造,讨论中朝块体和扬子块体在黄海内部的拼合边界(黄海东部断裂带)、东海陆架盆地上地幔异常与岩石层形成演化、南海北部地壳底部高速层的成因及地幔活动等问题。分析表明,黄海东部与朝鲜半岛之间存在一个深部构造界限(大致对应于黄海东部断裂带),分界两侧Pn波速度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应力和断裂剪切运动作用下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特征。东海陆架下方的低速异常揭示了张裂盆地形成时期的地幔活动痕迹,表明中、新生代期间发生过地幔上涌并造成岩石层减薄,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引发的地幔活动对东海陆架岩石层的形成、演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南海北部岩石层厚度较大并且温度相对偏低,地幔异常仅限于局部地区,估计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地壳底部高速层形成于张裂发生之前,或者是地壳形成时期壳幔分异时的产物。南海中央海盆的扩张不仅导致地壳拉张,软流层物质上涌,而且也造成岩石层地幔减薄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68.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都是一个有机元素之间的物质平衡过程,文章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元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生物气的生成可能主要发生在800m以浅的埋深条件下;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285.0×1012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  相似文献   
69.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环境地球化学物源判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是一个大型天然平原洼地,在洼地的深、浅层土壤中均发现了以Cu、Pb、Zn、Cd为主的多变量地球化学异常。运用地球化学特征法、参考元素法及多元统计法,对深、浅层土壤Cu、Pb、Zn、Cd异常的性质和成因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深层土壤异常与特定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有关,以自然地质作用成因为主,而浅层土壤异常具有典型的二元叠加特征,以人为源的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70.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一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混合作用主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混合作用发生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已有理论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合理解释岩脉的不混合特征。作为壳一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阐述了岩浆混合与底侵作用的关系,并介绍了常见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石成因模型。最后说明了岩浆混合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