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1012篇
测绘学   582篇
大气科学   444篇
地球物理   572篇
地质学   1855篇
海洋学   60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4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园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8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织金喀斯特,及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大地貌单元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们的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992.
沱沱河盆地是冻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之一,其内发育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上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组、上三叠统结扎群巴贡组、中—渐新统雅西措组4套烃源岩以及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研究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火山岩主量元素低TiO_2,Al_2O_3含量较高,K_2O含量较低,K_2ONa_2O;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呈锯齿状,Ta、Nb、P_2O_5、TiO_2、Y、Yb以及铁族元素Sc、Cr、Ni亏损,综合判断青海南部沱沱河地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结合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火山活动可以加快烃源岩的热成熟,进而促使有机质裂解,产生热解气,为水合物的生成提供气源条件。同时,火山岩的气孔构造发育,连通性较好,有可能成为水合物的储层。火山热液具有的高压使周围的烃源岩产生裂隙,这些裂隙不仅是水合物气源的运移通道,还可以为水合物提供形成场所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993.
在1∶25万霍尔巴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穷果群上部及修康群中发现了较多的硅质板岩,其内含有较丰富的放射虫化石,共有48属35种,可识别为Cenosphaera-Phormocyrtis,Capnuchosphaera-Angulobracchia和Parahsuum-Citriduma 3个组合,时代为中—晚三叠世。厘定修康群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穷果群的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这一发现为确定蛇绿岩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表明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应早于中三叠世。结合区域地质特征,修康群应形成于大陆斜坡-深海沉积环境,位于南带特提斯洋盆区的边部地带。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的必要性,并通过镇江新区(大港)地下管线的三维建模,简述了三维仿真管线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细粒度图像识别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不同类别图像间的视觉差异小、语义鸿沟问题严重,传统的基于视觉特征的细粒度图像识别性能往往不尽人意.针对这些挑战,目前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基于用户点击数据的图像识别.本文围绕点击数据在图像识别中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构建3大模块中的应用,总结了已有的基于点击数据的识别算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6.
一种闭合条件约束的全局最优多视点云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已有多视点云配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严密的闭合条件约束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点-切平面"迭代最近点算法分别求解各对应点云间的坐标转换参数;再以单站点云为配准单元,并将转换参数视为随机观测值构建条件方程,采用条件平差方法对转换参数作改正以达到全局最优。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测两组点云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有效且可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样间隔为毫米级和厘米级的点云,增加扫描重叠度能够提高配准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综合利用研究较少的情况,该文利用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分析GOCO03S、ITG-GRACE2010S、GO_CONS_GCF_2_DIR_R4、GO_CONS_GCF_2_TIM_R4和EGM2008等地球重力场模型不同谱域位系数对应的高程异常精度,提出对多类重力场模型进行简单谱组合和加权谱组合,并进行精度分析;然后利用这两类组合重力场模型,结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对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展开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与EGM2008模型相比,采用简单谱组合法和加权谱组合法均能提高模型高程异常的精度,标准差最优分别可达0.081m和0.084m,对应精度提高幅度分别为40.9%和38.5%;以多类重力场模型为基础,经简单谱组合法或加权谱组合法得到组合重力场模型,并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进行精化,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区域似大水准面,精度最优可达0.048m。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大型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存在较多的不等时间间隔沉降监测数据,现有模型需要对此类数据进行等间隔处理后建立沉降预测模型的现状,该文采用无需对监测数据进行等间隔预处理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沉降监测数据建立沉降预测。通过对西安某大厦基坑开挖对地表和周围建筑物影响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与非等间隔灰色GM(1,1)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利用模型评价指标评价预测模型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处理过程简便,其预测精度优于非等间隔灰色GM(1,1)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in eastern China from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using the time-domain version of the Method for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 (MODE-TD). A total of 23 heavy rainfall cases occurring between 2018 and 2021 areselected for analysis. Using Typhoon “Rumbia” as a case study,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he MODE-TD method assessesthe overall simulation capability of models for the life history of precipit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tests withdifferent parameter configurations reveal that the model underestimates the number of objects’ forecasted precipitationtracks, particularly at smaller radii. Additionally, the analysis based on centroid offset and area ratio tests for differentclassified precipitation objects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performs better in predicting large-area, fast-moving, and long lifespan precipitation objects. Conversely, it tends to have less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small-area, slow-moving, and short lifespan precipitation objects. In terms of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overestimates the forecasted movement speed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slow movement, or both long and short lifespans while underestimating it forprecipitation with fast movement. In terms of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forecastedmovement speed 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slow movement, or both long and short lifespans while un derestimating it for precipitation with fast movement. Overall, the model provides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thedu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large-area or long-lifespan (such as typhoon precipitation) whilehaving large prediction errors 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or short-lifespan. Furthermore, the model’s simu lation results regarding the generation of precipitation objects show that it performs relatively well in simulating thegeneration of large-area and fast-moving precipitation objects.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recastedgeneration of small-area and slow-moving precipitation objects after 9 hours.  相似文献   
1000.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