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2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1618篇
测绘学   580篇
大气科学   1055篇
地球物理   1052篇
地质学   2919篇
海洋学   718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70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为明确黔北正安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页岩气地质特征,充分应用页岩气地质调查、重磁电、二维地震、地质调查井及测试分析等工作方法,开展黔北正安地区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对五峰组至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储集性能及含气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深水陆棚相沉积,主要分布有安场向斜、斑竹向斜和泥高向斜,厚度14.5~55 m,埋深0~3 200 m; 有机碳(TOC)含量1.0%~4.0%,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为1.82%~2.23%,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 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组成,脆性矿物含量高,一般大于50%; 孔隙度为2.03%~3.89%,渗透率为0.35×10-5~1.86×10-5μm2,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的特征; 最高含气量为2.88 m3/t,显示出较好的含气性特征。综合分析和评价圈出3个页岩气聚集有利区,分别为安场区块、斑竹区块和泥高区块,这为研究区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83.
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发生森林大火,山火燃烧后形成的山火灰和烧焦土体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形成泥石流,给西昌市泸山、琼海景区生态环境及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地质灾害风险。以西昌市安哈镇响水沟左岸3#支沟为例,采用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地球物理探测、现场及室内实验等手段,对2020年5月1日该沟发生的火后泥石流流体特征、动力学参数及成因机制等开展研究,系统分析了山火及降雨过程对该次火后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机制。该成果可为系统认识西昌泸山“3·30”山火地区火后泥石流的运动特征、物源规模、激发雨量及其发展趋势研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84.
川藏铁路是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其位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在铁路规划建设中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区域性活动断裂与断错影响、地质灾害、高地应力及其引起的岩爆和大变形、高温热害、断裂带高压水与涌水突泥、高陡边坡稳定性等。为满足技术支撑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地质调查工程”,聚焦制约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工作对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支撑作用。2019年主要完成铁路沿线1:5万区域地质调查1 350 km2、1:5万地质灾害调查5 000 km2,建设6口大地热流地质参数井、8个地温监测站,完成地应力测量20孔,编制完成11份地质调查专报,提出的大渡河大桥段、理塘车站段、毛垭坝盆地段等线路优化建议/防灾建议被采纳; 首次将1:5 000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技术引入复杂山地铁路工程勘察,创新形成千米级超长水平钻孔定向取心钻进技术,实现500 m深的水平孔地应力测量突破等。该工程通过2019年调查研究,全力提升了铁路沿线地质调查程度与精度,并创新了复杂艰险山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探测技术、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理论与减灾关键技术,有效支撑服务了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85.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cation and intensity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ource contributes to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remediation, and is called groundwater contaminant source identifcation. This is a kind of typical groundwater inverse problem, and the solution is usually ill-posed.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ield,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is more challenging.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framework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is composed with groundwater pollutant transport model (MT3DMS) and a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Iterative local update ensemble smoother, ILUES). In addition, Karhunen-Loève expans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as a PCA method to realize dimension reduction. In practical problems, the geostatistical method is usually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eld, and only the contaminant source information is inversely calculated in the identifcat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taminant source information under Kriging K-field is compared with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information and K-fiel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under heterogeneous site, and ILUES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solving high-dimensional parameter invers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986.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在渔业领域科技创新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展望我国渔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对重点专项的任务布局、项目经费概况、项目分布情况、承担与参与单位(人员)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概括和评述专项实施特点和项目成效。分析显示,该专项具有系统性布局、重点领域突破、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环节差异性布局等特点。在种质创制、健康养殖、资源养护、友好捕捞、流通加工等五大产业需求上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渔业科技创新水平。基于“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实施成效,我国渔业科技创新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将更加注重拓展水产养殖新空间,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智慧渔业,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提升加工综合水平,加快冷链物流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优质蛋白食品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淡水和海洋资源,推动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87.
孙超  陈文  李计生  李斌 《水文》2018,38(2):53-58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是流域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确定石羊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改进集对模型评价方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生态健康分别为基本健康、亚健康、病态等状态。  相似文献   
988.
根据《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 2019-02)和行业其他规范要求,完成河北省崇礼幅1∶50 000专项地质填图379.93 km2、矿点检查11处,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622件、重力测量物理点1623个,测试锆石U-Pb年龄样3组、流体包裹体样80余件,系统编制了河北省崇礼幅1∶50 000矿产地质图,并建立了数据库。突出了对燕山期岩浆岩和相关脉岩、碱性杂岩体和谷嘴子岩组、矿化蚀变等相关成矿信息的表达,厘定了崇礼幅中太古代、新太古代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划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的岩浆岩建造类型,划分了张家口组火山岩的7个建造类型、谷嘴子岩组变质岩的3个建造类型,系统总结了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该数据库为该区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对金矿目标层地质信息和构造建造信息的提取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今后矿产勘查部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9.
干热岩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指埋藏于地球表面3000 m以深,不含或含少量水或蒸汽等流体,温度在180 ℃以上且渗透率极低的岩体。对干热岩的应用主要是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进行发电。目前对干热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干热岩的热源、热储、形成机理、埋藏机制等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干热岩的开发过程也面临诸如储层改造、高温钻探以及随钻监测等一系列的技术“瓶颈”。干热岩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高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优质清洁能源,但是干热岩研究程度低,开发难度大,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积累。本文从科普的角度列举了干热岩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让更多的人对这一“能源新星”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990.
叶飞  潘文  尹廷龙  左勇  覃智贵  周灵  周宁  赵爽  刘健 《贵州地质》2020,37(2):138-143, 208
近期在开展1∶5万大坝场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印江窑上奥陶系湄潭组中发现了锰矿层。目前国内已有公开报道的奥陶系锰矿仅见于湖南桃江、益阳、安化、宁乡等地。综合分析后,认为该锰矿可与"桃江式"锰矿对比。鉴于黔东北湄潭组地层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科学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