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6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1772篇
测绘学   767篇
大气科学   721篇
地球物理   663篇
地质学   3171篇
海洋学   738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64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分析常年土壤干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是监测评价四川盆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基础,有利于农业干旱防灾减灾.利用四川盆地区农业气象站近17年0~20cm的逐旬土壤湿度观测资料,运用旋转正交函数分解(RE-OF)、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区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区域选取代表站建立表层土壤湿度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盆地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空间分布大致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小;年际变化呈现弱的上升趋势;常年季节变化呈双峰型特点,秋季高,春季低,夏季波动明显,初夏高盛夏低;表层土壤干湿状况总体呈现出冬春季相对偏干、夏秋季相对偏湿的季节变化.盆地表层土壤湿度变化与气温、日照显著负相关,与降水显著正相关性,气温、日照、降水因子分别对盆地东北部、中南部、西北部表层土壤湿度变化影响大.  相似文献   
952.
广西龙滩库区深部孕震结构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龙滩库区布置2条北北西-南东东向大地电磁探测剖面进行了32个测点的观测,观测频段为320 Hz~1000 s.对2条剖面上测量和计算得到的各种电磁参数、深部电性结构图像以及库区地质构造、岩性和水域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库区发育的6条断裂在电性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电性差异边界,其中拉浪-达良断裂和拉色-辉马断裂为库区主要断裂带.库区深部电性结构总体表现为纵向上自地表到20 km深度呈现高-低-高的波浪起伏的三层结构,横向上呈明显的高低电阻块状组合样式.龙滩库区4个地震丛集区的震源都位于高、低电阻接触带附近,其中3个地震丛集区的震源位于低阻特性的石炭系地层的下部,为岩溶水体诱发地震;发生最大震级的地震丛集区的震源位于上宽下窄似"铆钉状"的高阻体下部,推测是因水库蓄水后水体压力增大和库水渗透作用下在聚集高变形能的脆性高电阻体内部发生的地震.  相似文献   
953.
广西龙滩库区于2009年度至2010年2个年度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在交比屯、坪上、中良坪和向阳4个地点进行了5期次大地电磁定点测量,观测频段为320 Hz~1000 s.结合区域深部电性结构探测研究成果分析.结果显示,4个测点位于不同的岩性和深部电性结构区域,4个测点上观测的5期次视电阻率值发生变化的频段不同,位于库区中游的坪上、中良坪和向阳3个测点上5期次测量的视电阻率数值在频率1 Hz以下频段在高水位时段测量值小、在低水位时段测量值大,位于库首区域的交比屯测点在最高水位时段视电阻率数值最小,说明库水在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对地下介质有明显影响,库区上游库水渗透影响深度可达7 km左右,在坝首区域可达10 km.龙滩水库区4个地震丛集区中的3个地震丛集区的震源区位于具有低阻特性的二迭系下统和石炭系地层的下部,以岩溶水体诱发地震为主;位于坝首地震丛集区的震源区位于上宽下窄似"铆钉状"的高阻体下部,推测是因水库蓄水后水体压力增大和库水渗透作用下,在聚集高变形能的脆性高电阻体内部发生的地震.电磁探测结果说明库水渗透对龙滩水库区地震孕育和发生起着重要、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4.
云南农村土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抗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梅玲  叶燎原  刘本玉  冉睛  张童 《地震研究》2012,35(2):276-281,296
根据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对破坏较严重的土坯房建立了地震分析模型。对不同的开间、进深及檐口高的房屋,输入了3类场地超越概率为63%及超越概率为3%的地震波进行了有限元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墙厚影响不大,墙高的影响较大,墙高增加,破坏性增加;因此建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增加墙厚,而减少层高对抗震更为有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955.
为研究不规则框架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别对一个传统抗震结构、一个铅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和四个组合隔震结构(隔震层由铅芯支座和滑板支座组成)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研究隔震支座参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合隔震技术时,合理选择隔震层的铅芯支座布置位置、滑板支座的摩擦系数和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的型号,可以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扭转效应;对于不规则的建筑隔震结构,为减小地面运动带来的扭转效应,建议采用由铅芯支座和滑板支座组合而成的隔震层,可对上部结构的扭转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形变仪器影响观测质量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形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观测环境的改善、优化可以提高观测精度;仪器管理和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影响数据精度;降雨、吸潮等可以对曲线趋势变化造成影响;环境恶化,如外界抽水等干扰,会使曲线日变固体潮失真,从而掩盖真实的地壳信息。  相似文献   
957.
围压对低渗砂岩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岩石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取值至今仍没有一致的认识,影响取值的因素较为复杂.为了探索围压对低渗砂岩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实验上采用较大的围压范围(10MPa~50MPa),选取两块低渗致密砂岩岩样,进行渗透率测试,并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不同围压组合下的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值,获取了该系数随围压的变化趋势.实验中,两块岩样的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但各自的减小趋势略有不同.利用Bernabé和Berryman提出的模型,理论上解释了围压对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影响,并得到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的下限值为岩样孔隙度.尽管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不是一个常数,但可以表示为压差的函数,进而起到简化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混凝土T梁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目前基于T梁预应力束孔管道无损检测方法正处于理论探究阶段.三维声波数值模拟作为一种有效的、常规的正演手段被大量的应用于合成记录的生成中,本文参照实际T梁模型的大小设置了一组模型参数,并进行了三维声波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位置所接收到的多道记录信号,给出了不同时刻剖面的波场快照图.同时,采用了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了频率为25Hz时间域的能量分布图,得到了数值模拟信号的时频联合特征,在S变换时频剖面上能更加清晰的识别低速异常体的分布位置.结果表明:声波法可用于T梁预应力束孔管道无损检测中,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声波数据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对山东省形变仪器故障的总结和分析,提供了形变仪器故障排除的经验,为台站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为了研究土层地震反应中软弱夹层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本文构造了多种包含不同厚度、不同位置软夹层的土层结构,通过国内地震安评通用的ESE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夹层的厚度、位置、输入地震动的幅值等对加速度反应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上部含有软夹层的土层结构能造成反应谱出现双峰现象,引起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变大。本文研究结果对软土地区工程抗震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